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爱回收、豆瓣、唱吧等106款App被工信部下架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12月9日),工信部在其官网发布通报称,11月3日,工信部针对多项违规行为对一批APP进行了检查,并对其中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进行了公开通报,截至目前,尚有106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工信部组织对上述APP进行下架处理。
监管部门对存在违规行为且未整改完成的APP进行下架处理,是近些年来的常见举动。只不过每每此类新闻一出,人们仍然会报以关注。这是因为监管部门每一次的整治工作中,总会有为人们所熟知、所常用的APP出现在处理名单上。也因此,人们聚焦于此,则是在关心自己所参与的互联网生活是否仍旧安全可靠。
用户在APP上的任何行为,都会被互联网公司所记录,这是互联网生活的默认设置,也是“大数据”的直接来源。在当下,由于涉及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完善速度远远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这使得那些已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被商业变现,并因利益诱惑,促使着互联网公司仍旧存在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一系列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全球范围内,针对互联网公司对用户数据的处理,欧美各国已达成了要加大行政监管力度的共识。此前,美国脸书公司(Facebook)就用户隐私保护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和解协议:认罚FTC就其泄露5000万用户数据行为的50亿美元罚单;在董事会成立“隐私委员会”,负责公司数据保护和风控工作;加快用户隐私保护方面的其他整改,FTC有权对其进行新的隐私保护限制。在事发时,欧洲隐私监管机构同样考虑对Facebook的数据泄露事件处以高达16.3亿美元的罚款。
由监管部门给予互联网公司高额处罚,与用户个体和互联网公司间的不对等现状不无关系。大量互联网公司均通过格式条款形式的APP使用协议,获得了使用、处理用户数据并解释用途的最终权利,这意味着用户作为个体很难能够与互联网公司抗衡维权。这表明,对于互联网公司侵犯用户隐私的问题,来自外部的行政监管不能缺失。目前,中国互联网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也正在逐步加强。以法律为背书,让外部监管成为互联网公司时刻保持清醒,并正确认知用户隐私问题的高压线。
除此之外,互联网公司推动自身向善发展,也是一个企业应有的自我认知。互联网已完全融入日常生活,这表明互联网的野蛮扩张期已经结束。现阶段,人们已经不再感叹“互联网改变生活”,而更多地忧虑“互联网影响生活”。这正是因为一些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让用户对互联网产生了不安全感、不信任感。互联网生活人人都参与其中,因而互联网公司的任何有违社会共同价值的不当行为都会被关注,用户也会“用脚投票”作出选择。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婚恋网站又暴雷:哪里有焦虑哪里就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