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发布
光明网评论员: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国民体质合格率超九成,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0%和14.6%,较2014年分别增长了2.3和4.1个百分点。成年人超重肥胖率的增长,以乡村人群超重肥胖率的快速增长为主要变化特点,且成年男性的城乡差异已不再明显,但进入老年期后,乡村老年人超重肥胖率迅速降低,城乡差异增大。
统计数据是对现象进行测量的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国民体质数据,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一个切口。如,成年人超重肥胖率的增长呈现了乡村人群超重肥胖率快速增长的特点。这也说明了,城乡间物质生活水平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
经济进步必然与科学技术进步相关联,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其中,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久坐性工作岗位的增多,是导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增长的原因之一。同时,互联网也增添了大量的久坐性日常休闲娱乐方式。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为灵活的弹性办公机制被运用于更多领域,人们居家办公时间增长,也让久坐的几率大幅提升。
想要降低超重肥胖率,运动自然是首选。如此次公报提到的,运动增强体质作用明显,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质合格率比不参加体育锻炼者高6.1个百分点,并呈现锻炼频率、运动强度越高,体质越好的趋势,而体质水平越高,自我报告的慢性病患病比例越低。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民众加大加强运动健身的宣传普及,仍需久久为功。
形成全民运动健身的健康生活习惯和社会氛围,仅靠知识普及还不够。相应的,保证城乡居民能够拥有足够数量的健身场地,这是促成运动增强体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配的必然要求。如此,人们想锻炼时,不用受制于场地而无处可去。在城市,高楼密布难寻合适的健身场所;在乡村,能够获得的体育健身资源更是远低于城市。社会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健身需求,人们运动健身的意愿自然不高。
基于此,《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的国民健康状况,应成为推动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照检查清单。让全社会的运动健康氛围更为浓厚,需要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支撑。降低成年人超重肥胖率,显然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数千人凌晨排队抢玩偶的道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