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奋斗,惟有不懈奋斗!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奋斗,惟有不懈奋斗!

来源:光明网2022-01-01 11: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评论员:每一个黎明都盼望太阳的光彩,每一株小草都欢呼雨水的灌溉,每一年的钟声都是生命的回响,每一次的祝福都是心灵的洞开。

  你好,2022!

  一年前,当我们跨进2021门槛的时候,心里无不充满着希冀,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好。

  我们做到了!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尽管“卡脖子”因素纷至沓来,尽管中国发展始终面临攻坚克难,但我们仍然赋予了2021卓越的意义:

  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总结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我们不会忘记,百年前的中国,九夏蜩螗,中原板荡;今天的中国,海内升平,金瓯无恙!

  尽管疫情仍未彻底远遁,“六稳六保”已让经济奏出繁盛乐章:工厂机器转起来了,城市烟火旺起来了,田间地头忙起来了。

  我们终于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连左宗棠哀叹的“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也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小康梦,终于在2021年走进了现实。老旧小区装上了电梯、山村小学添置了桌椅、养老院里增加了床位,运动场上新添了设备。我们充分享受到了“粮油自由”“水果自由”“蔬菜自由”——这是因为,我们的收入增长跑赢了物价增速。

  还有许许多多“民生小事”,也在不断改善:“双减”让孩子们负担减轻了,“医保”让老人们看病便宜了、“最多跑一次”让群众办事便捷了。

  战略科技,是“国之重器”:“祝融号”探测火星,“三人组”遨游太空,中华先民无数次抬头仰望的无声河汉,今天与我们之间只是一个“太空出差”的距离。

  回首来路,尽管险关重重,沟壑道道,我们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压力无法打乱我们求解共同富裕的步伐,喧嚣不能干扰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定力。我们以坚韧的努力,顽强活出了中国人的尊严与豪迈!

  崭新的一年,我们立足于高质量发展,也要求解高水平的命题。如何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如何应对经济发展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从脱贫走向固富、帮扶走向互利、产业走向兴业、物质富裕走向精神富有?如何统筹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之间的关系?如何理顺减碳体制机制,兑现中国的气候承诺?……新年的这份任务清单,分量重、难度高、责任大。

  崭新的一年,我们比以往更加祈望可预期的生活与秩序,也需要迎接生活中的变革与挑战。我们打拼的城市要发展、我们眷恋的乡村盼振兴,每个人都要重新认识这些社会进程中的变量,并在大坐标下找到自己的方位。

  能立足当下,也能登高望远;为“小家”而打拼,也为“大家”而奔忙。因为事实告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

  的确,高远的梦想,最终要靠一个个不懈拼搏的奋斗者、追梦人实现。从扎根边疆的耄耋院士,到支教大山的“燃灯”教师;从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技术“大拿”,到深入乡村振兴最前线的“第一书记”……一个个出彩的中国人,耕耘于平凡、铸就着一个个不平凡。

  历史不忘开路人、时代不负追梦人、岁月不枉有心人。过往皆是序章,又一次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我们有责任,让天更蓝、水更清、花更艳、月更圆;

  我们有义务,让风更正、心更齐、情更暖、劲更足;

  我们有信心,让梦更近、路更宽、人更富、国更强……

  新的一年,该怎么做?答案,就在你我手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降低超重肥胖率需要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光明网评论员:奋斗,惟有不懈奋斗!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