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安全是自动驾驶不可逾越的红线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安全是自动驾驶不可逾越的红线

来源:光明网2022-08-16 17:55

  【阅读提示关于《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交通运输部就《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汽车制造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汽车制造业几乎囊括了所有人类已知制造业类别,维系着数以千计的上下游产业。因此,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推动汽车工业变革发展。在当前,燃油车相关技术业已成熟,氢能源车尚无法普及商用,电力供能的新能源车短期难以根本性突破电池续航问题,因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就成为了市场主体的重点聚焦方向。在人工智能正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为技术背景的自动驾驶研发就成了大势所趋。

  只不过有一个现实状况不可忽视。目前,几乎所有新能源车车企都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并将其投入实际使用,但难言有哪家车企的自动驾驶能够实现令人信服的真正安全无忧。也因此,尽管当前自动驾驶技术难言成熟,但交通运输部早早介入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以部门行政规章的形式为自动驾驶汽车运输提供规范性约束,不失为一种未雨绸缪。

  正如意见稿中要求,从事运输经营的自动驾驶汽车应当具备车辆运行状态记录、存储和传输功能,向运输经营者和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时传输相关信息。在车辆发生事故或自动驾驶功能失效时,自动记录和存储事发前至少90秒至事发后至少30秒的运行状态信息。运行状态信息至少包括:车辆基本信息、控制模式变化情况、接收的远程控制指令情况、运行状态、人机交互及车内外影像情况等。此外,意见稿还明确,从事运输经营的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应当配备驾驶员,从事运输经营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应当配备远程驾驶员或安全员。

  这些约束性条款无一不在表明当前行政主管机构已经清晰地认知到自动驾驶技术尚不完善,自动驾驶运输服务仍处于试验性质阶段。自动驾驶在中文语境下可以理解为无人驾驶,这里的无人驾驶能够引申为在驾驶座无人或驾驶座有人但不触碰方向盘的前提下,由电脑自动驾驶车辆。而意见稿则完全不允许提供运输服务的自动驾驶车辆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这意味着安全将是自动驾驶运输服务不可逾越的红线。此外,意见稿还能够看出行政主管机构在积极推动新技术落地应用的同时,仍在要求企业通过不断收集数据来进一步完善改进相应技术。

  因而,对行政主管机构支持但又谨慎的态度,除了提供自动驾驶汽车运输服务的企业外,应该值得所有车企,特别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重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始终是这些造车新势力的重要卖点。铺天盖地的广告,很容易让普通消费者忽视了去思考自动驾驶是否足够安全。此时,就应该由车企尽到安全提醒义务。在某种意义上,意见稿能起到一种警示作用:发展自动驾驶不可冒进,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保障必须摆在最重要位置。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卖惨营销”究竟伤害了谁

光明网评论员:安全是自动驾驶不可逾越的红线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