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评论员:年轻人的社交名片层出不穷,似乎90后们纷纷晒大厂的工牌还是在昨天,而现在,00后的“上学轨迹”又成了热门话题。将自己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地图定位一字排开,袒露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同时也给了互联网上素不相识的人一把了解自己人设的“钥匙”。
这是一股新的互联网潮流,也有统一的模板:多张学校定位照+一张自己的全身照拼图,再搭配上或长或短的文案,如是短视频形式,一般还要配以一个励志的背景音乐。
很多人晒出“上学轨迹”其实是为了炫耀,当然高情商说法是“分享”。网友们展现自己的成长(成功)经历,晒出自己令人骄傲的母校。从著名小学到著名大学,甚至幼儿园都可以卷起来,比如某某名校附属幼儿园,博得不少关注。
其实炫耀也没什么奇怪,这是一种常见的人性本能。而且炫学历和炫富还不一样,后者在社会文化里有比较明确的道德缺陷,炫学历本质上很符合主流叙事,诸如天道酬勤、业精于勤之类。
所以,看着这些字里行间的自豪,精致美化的照片,舆论一时间好像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姿态去评价。人们从这些“上学笔记”里,似乎感觉到和曾经批判过的炫富、XX媛有某些气质上的共通,却又碍于一个更加主流的社会共识——崇文重教,而没法站上一个制高点、形成一个清晰的价值判断。所以,有些媒体只能磕磕巴巴地挤出几个字:这是“贩卖焦虑”,这是“浮躁心态”。
晒学历而已,又贩卖了什么焦虑呢?其实有些人大概也朦朦胧胧感觉到了,这不只是个学历,而是整个家庭资源、社会阶层的投射。比如某些著名中小学,校名一出,人们就大体能判断一个家庭的状态,获得了怎样的教育资源。
人们也能隐约感觉到,一个年轻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上学轨迹”,不完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背后有整个家庭的支撑。这大概才是令人焦虑的原因,努力并不让人焦虑,努力也难以得到的东西才让人焦虑。
其实,“上学轨迹”不用完全当真,这里面有很多调侃打趣的元素,比如一路优质中小学、最后上了平平无奇的大学之类,很多都属恶搞。但这样一场活动能够兴起,也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
这说明,人们越来越清楚教育资源的意义。人们晒的不是学历,而是一路走来的“上学轨迹”。这可能是集体无意识,但确实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它如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并且起点对终点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意义;教育对命运的改变不只在考场上的奋力一搏,也在于每一个阶段都抢占优势等。
这本身一场是网络娱乐,旋起旋落、无足为奇,但却晒出了很真实的社会心态:人们知道教育资源很宝贵,可以展现很多附加信息,是比炫富高级得多的炫耀。
对于社会来说,从中倒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当然是教育资源均等化,这种均等化需要贯穿到教育的各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教育质量,都可能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正如有些媒体的观察:“上学轨迹”让有些人感到了焦虑。那么如何缓解焦虑,思路其实也在其中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天价彩礼”背后的经济归因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