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明码标价:消费者之盾还是商家之矛?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明码标价:消费者之盾还是商家之矛?

来源:光明网2023-02-09 15:51

  【阅读提示】“6块糖466元”,“1个橙128元”,“价格刺客”又来了?

  光明网评论员:这两天,“6块糖466元”的新闻持续发酵。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在重庆某景区一家糖果店选购牛乳派,6块糖总价高达466元。对于“天价糖”的质疑,店家辩称,产品用料好且景区门店租金高,导致成本高。尤其强调,自己明码标价,“顾客如果对价格有异议,少要一点也没关系”。

  前有“38元大虾”“4个菜1500元”,近来有“980元一个的菠萝”“128元一个的橙子”,再加上“6块糖466元”,让不少网友惊呼:“价格刺客”又来了。“店家原料贵、景区房租高”的解释,颇显套路且并不能完全服众,毕竟“80元一块糖”的价值仍存疑,但真正激怒网友、刺激舆情的,当属店家“明码标价”的声明。虽未明说,但免责意味浓浓。

  按照店家的逻辑,明码标价就是自己的护身符,似乎只要明码标价了,如果有消费者购买,那么就属于“愿者上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如果觉得价格过高,不买便是。确实。对于一般商品,经营者确实可以自主定价。价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要求经营者明码标价,并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如此对照,店家似也无违法之嫌,就算明码标天价,似也奈何不得。

  字面意思上的明码标价当然重要。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最重要的信息。当每件商品有了公开标示的价格,才谈得上消费者的知情权,优劣比较也才有操作的基础,也才谈得上公平诚信交易。当然,这也是减少价格欺诈的重要手段。

  但这里默认的前提是,公开标示的商品价格是合理的,是可以作为价值比较基准的。如果商品或服务所标示的价格均是天价,或明显与性价比不相称,最后的成交价格都需要通过私下再博弈,那么有标价约等于没标价。消费者若有意购买,或者按标价购买,或者讨价还价,无论产生的事实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消费者利益受损。由于买卖双方信息本就不对称,消费者也难逃欺诈陷阱。

  吊诡的是,“明码标价”四个字却带给经营者“守法经营”的底气和免责的自信。至此,制度意义上的“明码标价”被“掏空”。原本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明码标价,在现实中,却屡屡成为店家(涉嫌)欺诈的挡箭牌,这也是让不少消费者产生强烈不适之处。在中消协公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话题的社会影响力居首位。

  由此说,比明码标价更重要的,或是明码实价。不过,至于实价是多少,价格几何才与商品或服务的性价比相称,确定是难事。同样一块糖,从普通街边小店至热门景区的门店,要溢价多少才算合理,不可一概而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只要对具体价格进行“指导”,就难免陷入松紧失度的困窘中;针对个案的“以儆效尤”,其震慑力也总有波及不到之处。那如何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花钱呢?

  总的来说,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等,引导和鼓励商家恪守道德底线,坚持诚信经营;另一方面,有必要完善商品信息价格披露及发布相关制度,同时畅通并拓展消费者投诉及维权渠道,增加消费者在与经营者博弈中的砝码,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令人振奋的是,去年7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修订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正式实施,规范了经营者价格比较、折价、减价等活动,为进一步挤掉“价格水分”,整治“价格失真”等乱象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遵循。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平台化”成为更多店家的生存方式之一,大众点评的权力也更加凸显,相信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压力能快速传导至不法商家,让其重新反思自己的定价“策略”,监管也不妨多按图索骥。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从源头拧好水污染的“阀门”

光明网评论员:明码标价:消费者之盾还是商家之矛?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