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评论员:春节期间,面对餐饮及旅游消费的强势反弹,曾有不少学界业界人士判断称,春节消费火爆主要源于返乡探亲及外出旅游的报复性消费,“五一”假期才是旅游市场恢复情况的定调基准。日前,随着“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相关数据的发布,“定调”也迎来大揭晓时刻。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五一”的火热消费,早已有迹可循。从假期前屡屡爆出的热门路线火车票一票难求、景区门票早早售罄等消息,人们已提前感知到了“五一”文旅市场的温度。“五一”假期消费数据,再次折射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人们出行及消费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也刺激市场主体提振发展信心、改善发展预期。
从更细分的数据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仍是这场“奶酪争夺战”中的大赢家,一些三四线的城市甚至小县城也被热捧,成为新赢家。据出行服务平台数据,云南德宏、山东淄博、江苏盐城、四川自贡、广东揭阳等这些往年较冷门的城市,今年“五一”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10倍以上,其中德宏和淄博两座城市的酒店订单量增幅更是达到20倍以上。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小众城市虽不属网红体质,但在这里悠悠然地逛吃、休憩却成为众人艳羡的理想出行方式。
是什么让小城也被看见,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小城之春”与当下文旅消费的转型大势不无关系。对于国人来说,旅游早已过了“尝鲜”阶段而更频密嵌入日常生活图景,长短距离的各种出游已日益成为生活需求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很难想象,吃一顿烧烤或者螺蛳粉、拍一组汉服古风写真、听一场音乐会或者玩一盘剧本杀,竟然能成为人们选择旅行目的地的主要甚至唯一理由。而现在,这已经成为事实。
这也意味着,在传统热门城市地标性景点“到此一游”式打卡的玩法之外,人们对文旅消费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特点。融入旅游目的地的生活场景,在异地体验独特的生活方式,成为更多人们的选择。而当前黄金假期集中出行的现状,无疑推高了人们对前一种出行选择的偏爱。
既然游客选择的是体验小城生活方式,那么理论上来说,过去那种标志性景区属于外地游客、日常消费场景及地点属于本地人的观念已不合时宜,旅游的空间边界已无限延展至一地全域。如此,小城花重金打造标志性景区多少有些得不偿失,因为游客在景区之外的体验和感受显然在他们对目的地的定义与评价中,占有更高的权重。假期里滚动的热点新闻早已“泄露”了这一秘密:人们热议“外地车违章不罚款”“承诺开放全体政府机关停车场”“旅游购物30天内可退货”“公共卫生间暖心放置药品和卫生用品”等消费体验并甘当一地的“自来水”,而相较之下,所谓的标志性景点并没能激发人们同等的分享欲。
文旅消费新趋势的显现,为小城在这个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了机遇。在各地都全力拼经济的当下,一些小城出人意料快速走红,更是让渴望以文旅作为发展牵引的小城市看到了希望。毕竟,据某平台大数据研究院预估数据,旅游标签撬动的是10余倍的消费潜力。不过,属于自己的春天究竟何时到来,是“倒春寒”还是“暖春”,则几乎直接取决于一地的筹谋和应对。
那些已经被市场判为高分的作业,没有理由不重视,必要时当然可以“抄”,但前提是,一定先弄清了答题思路。每个小城都有独属自己的气质和旅游资源,通过科技驱动和文化创意化,丰富个性化的消费场景,与消费人群形成更强有力和黏性的连接,可以说是制胜关键。而如果再伴之以更人性化的服务、更给力的市场监管,让初来乍到者不必时刻警惕可能的陷阱,安然享受旅行的美好,那么似乎很难有不被追捧的道理。
“五一”黄金周结束,各地文旅市场的集中竞争也算告一段落,但新的竞争也已悄然无缝衔接开启。在属于“长尾”的旅游需求供求周期中,如何捕获更多的注意力和人流,是摆在小城面前的考卷。对于这场开卷考试,人们期待标准答案式的高分被刷新,也乐见更多“言之有理”的各色精彩见解。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汇聚劳动洪流 迸发时代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