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帮助寒门学子突破文化障碍,也是大学教育该到场之处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帮助寒门学子突破文化障碍,也是大学教育该到场之处

来源:光明网2023-05-23 16:31

  光明网评论员:同样金榜题名,为何出路千差万别?近来,围绕《金榜题名之后》这本新书的讨论一直持续。本书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犹如投入舆论场的一粒石子,激起的波澜迟迟无法平复。

  说起来,这类话题其实并不算是新话题。近的说,新书《我的二本学生》《我教过的苦孩子》出版并引发持续讨论;往远说,在知识分享平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各种变体故事刷屏。更不用说,时不时被顶上热搜的“小镇做题家”相关话题。但这并不妨碍它下一次出现仍会被热议。

  这个话题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当然是因为话题本身的接近性。可以说,每个人,不管身处校园还是已经进入社会,其实从未停止与同窗甚至同辈的比较,这种关于个体出路分化的人生“实验”一直都处在进行时态。

  还因为,在社会中,“教育改变命运”的观念根深蒂固,在“超7成研究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现实中,教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和期待。如果分化一定存在的话,如何胜出或者说至少不被归于失败者,每个人都想知道标准答案。

  《金榜题名之后》给出的答案其实也不令人意外。作者郑雅君在书中指出,正是上大学的方式,制造了毕业出路的阶层差异。优势背景出身的学生,因为家庭为他们提供了理想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乃至社会资本,他们能尽快“参透”最佳通关路径;相比之下,弱势背景的学生显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试错成本来掌握游戏规则。其结果不言自明。

  更让人心生担忧的是,在大学这个象牙塔中通往深造、理想工作等出路的通关秘籍,多少还是带有绩点考核的惯性,比如刷够怎样的简历、考够怎样的分数和证书、攒够怎样的社团活动经验等,这也曾长期统治着这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当他们走出学校的大门,面对的是更真实、复杂又充满变化的世界,背景强势和弱势所造成的差异或会进一步拉大。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攀升,尤其是国家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多种定向招生计划的推出以及助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鸿沟,拓宽了文化、经济等资本不占优势的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但故事和问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的关注和视线需要继续延伸开来。

  如果说围绕《金榜题名之后》这本书的讨论,有什么是需要一再强调的,那就是,背景弱势的学生们受局限的见识、看似格格不入的行事方式、并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并不全然是他们个人的原因所致,也许更多是结构性困境的一种呈现。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请先放下对自我的过分苛责,避免陷入过分的自卑中。而对高校来说,这正是教育和相关服务应该到场之处。

  高校应该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多元的信息和机会,帮助他们突破文化障碍,创造更多的联结机会,让他们能更平滑地融入新的社会网络和文化场域,让他们尽早习得“上大学”的规则,让他们内生出更强的能动性和执行力,而不是眼看他们在迷惘和兜兜转转中耗费青春。高校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不能也不该一直停留在将助学金默默充进寒门学子饭卡的“舒适区”,如何为他们提供健全的社会支撑,显然还有很多空白区需要填补。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新三样”出口火爆,折射中国经济新动能

光明网评论员:帮助寒门学子突破文化障碍,也是大学教育该到场之处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