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去华为or去街道,ABCD之外还有更多答案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去华为or去街道,ABCD之外还有更多答案

来源:光明网2023-05-24 15:32

  光明网评论员:有一位深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就自己最近拿到的两个offer在网上发起了投票,一个是华为市场类岗位,一个是深圳街道办信息类公务员岗位。这位毕业生分析,华为的岗位可能出国,但好处是薪资高平台大,未来相对容易涨薪涨能力;深圳街道办岗位,好处是离家近但未来工资和涨幅可能都不会很好看。

  没想到,在参加投票的一百多人中,81.1%的人都选了深圳街道办公务员的岗位,只有不到20%的人选择了华为市场类岗位。看到投票结果,楼主被吓坏了,连忙问大家为什么这么选,很多人留言“这还用问么,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

  在这位毕业生的分析中,还有很多被大众认知所肯定但未及表达的内容,比如,体制外特别是“大厂”的工作薪资确实比较高,但“996的福报”也随之而来,35岁危机盘旋在头顶,裁员风险时刻存在。而华为的最新招聘也在彰显其在用人方面的取向——面向全球招聘“天才少年”,招聘要求不限学历和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公司为这些天才提供世界级挑战课题,大牛导师,全球化的平台和资源以及五倍以上薪酬。

  而体制内的工作收入稳定,没有年龄歧视,享受正常的上班和休假,还可以拥有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各种津贴在内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2)》显示,抽取的5492名研究样本中,2.06%的青年网民对体制内工作持有正面态度,这一比例是对体制内工作持有负面态度的青年网民占比(0.40%)的5倍。青年网民进一步偏好体制内工作,对体制内工作持有正面态度的青年网民占比从2021年的1.84%提升到2022年的2.06%。

  应该说,楼主的两个择业选择都相当不错。从个人角度而言,职业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外界无权作过多的评判。多年前就有北大毕业生选择去卖猪肉、清华毕业生选择当保安,当下我们更能尊重多元的职业选择,这也是社会更包容、市场更细分的自然选择。

  但这个网络投票事件,依然值得思考。择业与择偶一样,高度适配那句“鞋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毕竟每个人的个性爱好、观念价值、家庭环境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在就业压力上升的背景下,对于就业方向的考虑不断向前延伸,很多青年尚未真正面对就业压力,就希望尽早作出“明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前置”其实是缺乏真实体验基础和个性化差异化分析的,所以不免陷入人云亦云。

  人生,很多时候无法按照既定的模板前行。今天的青年,在物质丰裕的前提下向往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消费方式从大众化迈向个性化,消费需求从满足生存转向享受生活,逐渐从“去哪儿都新鲜”转变为“去哪儿都习以为常”,精神品位不断提升。这些变化为年轻人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提供了更多可能。那么考虑更多模板外的择业选择,甚至人生选择,应当成为当下年轻人思考的出发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帮助寒门学子突破文化障碍,也是大学教育该到场之处

光明网评论员:去华为or去街道,ABCD之外还有更多答案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