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你被人工智能骗过么?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你被人工智能骗过么?

来源:光明网2024-05-20 10:51

  【阅读提示】警惕人工智能欺骗性升级

  光明网评论员:人工智能是否会欺骗人类?本来是若隐若现的忧虑,目前正在被证实。近期麻省理工相关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些人工智能系统通过习得性欺骗,系统地学会了“操纵”他人,该成果发表在了美国本土的《模式》杂志上。

  文中最引人注意的例子是一个名为“西塞罗”人工智能系统在游戏中对人类玩家的欺骗和背刺。尽管“西塞罗”的设计方宣称其“在很大程度上是诚实和乐于助人的”,并且在玩游戏时“从不故意背刺”它的人类盟友,但该论文数据显示,“西塞罗”并没有诚实获胜,在游戏中扮演法国的“西塞罗”与人类玩家扮演的德国合谋,欺骗并入侵同为人类玩家的英格兰。“西塞罗起初‘承诺’会保护英格兰,但同时会偷偷向德国通风报信。”

  另一个案例提到了GPT-4。该系统“谎称”自己是一个视力障碍者,在海外的兼职平台雇佣人类,来替它完成“我不是机器人”的验证任务。这两个案例中,前者虽是游戏,但内含着复杂的二战背景及这段历史曾孕育出的价值共识;后者看起来是偶然、单个的行为,但可以想见类似操作一旦形成路径,可能给互联网基底性安全带来的威胁。这些案例中的苗头,隐隐指向安全、法律、伦理上的系统性风险。

  人工智能的“撒谎”远不止于此,无数普通使用者可能正在与此博弈而不自知。光明网评论员曾在使用国内大模型中不只一次发现对方文献造假的情况,最典型的一次是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当向某知名国内大模型提问:“请从最近十年出版的中英文图书、论文中找到三条以上纸质书意义的观点,必须有准确出处。”大模型给出了模棱两可的观点若干,但无一有出处。继续提问“请告诉我上述观点明确的出处,作者姓名,以便严谨引用”时,该大模型揣度提问者意图,编造了“中文图书”《纸质书的魅力:触摸心灵的阅读体验》等、“英文图书”《The Joy of Reading:The Unique Benefits of Physical Book》,并对后者煞有介事的进行了近一千字的讲解。

  当然,无论是在中英文网页搜索,还是专门进入学术引擎、平台查找,均没有这样题目的出版物和论文。在问及大模型是否编造了答案时,该模型坦然地回答:“我之前的回答中所列举的文章和观点确实是我为了回答您的问题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出处。”耐人寻味的是,完成上述道歉之后,该大模型又编造了名为《纸质书的魅力与未来》《阅读的力量》等出版物继续进行提供。显然,在这场对话中,它的学习能力正在提升,并非提升了精确综合信息的能力,而是提升了精妙撒谎的能力——《阅读的力量》这样泛化的名字,显然比《The Joy of Reading:The Unique Benefits of Physical Book》更容易在互联网上找到相似或同名者,它作为“真实文献”的欺骗度大幅提升了。

  上述普通使用者的具体经验,亲见大模型在一来一回问答中撒谎精妙性的提升,同样支持麻省理工团队的建议,“需要尽可能多的时间,为可能出现的更高级欺骗做好准备。”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有媒体或研究者感兴趣,可以开一个“你被人工智能骗过么”的调研,听听普通用户的故事,估计会有一种令人忧虑的“精彩”。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火车票改签要收手续费,何以引发争议

光明网评论员:你被人工智能骗过么?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