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当大众跑者站上奥运赛场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当大众跑者站上奥运赛场

来源:光明网2024-06-05 17:51

  光明网评论员:对普通人来说,参加奥运会难于登天;即便对绝大多数职业运动员而言,纵有十数年的艰苦训练以及惊人的天赋加持,站上奥运赛场也殊为不易。但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据媒体报道,中国已有超过120名普通人拥有了前往巴黎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去年7月,巴黎奥组委公布了“奥运更开放”的口号。奥组委会主席托尼·埃斯坦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观众不再希望只是看客,他们更想积极地参与到奥运之中,所以我们组织了这样的马拉松赛事。”根据组委会要求,参赛者必须在2023年12月31日23点59分前,通过游泳、跑步、骑行、徒步等不同的运动方式,在指定网站累计超过10万运动积分,才有机会获得巴黎奥运大众马拉松比赛的抽签资格。

  当然,从80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真正站上奥运跑道还得靠过人的运气。但无论如何,全球将有40048名马拉松跑者将在当地时间8月10日晚9点,从塞纳河边的巴黎市政厅出发,途径巴黎歌剧院、杜乐丽花园、卢浮宫、协和广场等景点,一直跑到20公里外的凡尔赛宫,折返路线会经过埃菲尔铁塔,终点设在荣军元,赛道全程爬坡总高度438米,长度为42.195公里。

  不止线下,在公布大众跑者也能在奥运期间上赛场的创新尝试后,巴黎奥组委还希望从线上到线下用跑步联接所有运动爱好者。由此,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跑者,只要在手机上下载官方应用程序,跑满30分钟,运动成绩就会被记录并且进行全球排名。此外,完成全马距离的跑者,将登上全球排行榜,与来自世界各地渴望挑战极限的跑友们一决高下。

  这并不意味着今年巴黎奥运会在参赛标准上有所下降。相较于东京奥运会,从各单项达标线来看,巴黎奥运会的参赛标准堪称奥运会历史最高。以马拉松为例,巴黎奥运会的男子入围标准是2小时8分10秒,而四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为2小时11分30秒。这种既提高上限又降低下限的做法,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员不断提升成绩,也让人能够参与到这场有趣的冒险运动中来。

  1913年,经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提议,并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更快、更高、更强”成为统一口号写入《奥林匹克宪章》。而在2021年,为了更好应对后疫情时代,在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后面,加入了“更团结”。通过天赋、苦练而获得资格,与通过抽签和概率获得资格,这中间跨越的,不是参赛的难度,而是普及的进步。与普通人发生联接——哪怕不是运动员,哪怕只是爱好者,期间的数量变化也是几何级的,而这中间体现的也是“更团结”的题中应有之义。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从民航数据看中国活力

光明网评论员:当大众跑者站上奥运赛场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