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作家聂华苓去世 台文化界缅怀“文坛永远的母亲”
光明网评论员:“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著名美籍华裔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女士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的家中去世,享年99岁。这在华人互联网圈引发了一波追忆与怀念。
聂华苓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评论等多个领域,短篇小说《翡翠猫》《一朵小百花》,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千山外、水长流》等,不仅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人性洞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聂华苓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通过她的翻译,许多国外优秀作品得以被引入中国。
聂华苓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这源于赴美后她与丈夫保罗·恩格尔创办的影响力巨大的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至今,这个计划已经邀请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名作家前往爱荷华进行创作和交流,而汉语写作的作家就有100多位。从1979年开始邀请,萧乾、王蒙、艾青、丁玲、王安忆、张贤亮、阿城、汪曾祺、苏童、余华、莫言、迟子建、毕飞宇等都曾有过在“国际写作计划”中的经历。这让聂华苓的一生与无数文学作品紧密相连,她所倡导的作家交流理念不仅为许多作家打开了新的事业,也在全球文学的互动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国际写作计划”成立之初,条件很艰苦。很多中国作家参加项目面临着语言、资金方面的挑战。在丈夫去世后,项目经费一度变得非常困难,聂华苓的女儿王晓蓝回忆,为凑钱邀请中国作家赴美,聂华苓不得不向当地开餐馆、做生意的人求助集资。更难得的是,聂华苓和丈夫对参加项目的每一位中国作家关怀备至,从签证到航班,事无巨细亲自关心,在作家到达后,又常常邀请他们来自己家做客、畅聊,帮助他们适应和理解这个陌生的环境。
聂华苓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培养了多少作家,而是打开了中国作家关闭了30年的视野,让中国作家与在全球范围内刚刚兴起的全球化运动正面相遇,并重新审视文学创作的可能性与多元性,回望本民族的文化资源。这也使得受邀的作家,甚至更多同时期的中国作家对文体、题材的选择和运用,有了更广阔的了解和体悟,不再局限于现实主义一条写作道路。汪曾祺曾在参与写作计划访美回来以后自言突破了儒家的很多东西,并认为“我好像一个坚果,脱了外面的硬壳”。
聂华苓夫妇邀请中国作家的时间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高度重合,改革开放推开了中国的大门,而“国际写作计划”则为中国文学开了小小一扇窗。在今天,我们会发现这扇窗何其重要。这样的与异域文明、异域文学的对话并不会使一个成熟作家的创作简单西方化,经常地,它促使作家开始重审民族文化的底蕴与重要性,促进其进一步拥抱中国的文学传统。2005年参加写作计划的迟子建表示,中国作家现在并不缺乏看世界的窗口,但艾奥瓦(爱荷华)的这扇文学之窗,依然是最大而最明亮的。而且这扇窗,也是中国作家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第一扇窗口,聂华苓居功至伟。
这种影响不是单向的,更多的美国人民接触并逐渐喜欢上了中国文学。“国际写作计划”项目主任克里斯托弗·梅瑞尔就表示,中国诗人西川的作品重塑了他对诗的看法,莫言、苏童、李锐的小说更深刻影响了他对中国当代生活的理解。
“国际写作计划”,也有了中国的版本。2008年,曾经受邀参与写作计划的上海作家王安忆发起的上海写作计划,已经先后邀请了100多位外国作家驻市上海,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除了参加文学研讨会、与大学师生交流外,更多的时间都是走街串巷,融入上海的市民生活,体验上海的城市烟火。而这样的探索未知、跨越文化的勇气和决心,正是聂华苓带给文学与文学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高校教室装人脸识别监控,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