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该“鄙视”的鄙视链

2017-07-19 16:38:40

该“鄙视”的鄙视链  前两年,“鄙视”一词在“bs”的网络缩写中有语义调侃化的趋势,就像“呵呵”曾遭遇的从开心意绪的表

  前两年,“鄙视”一词在“bs”的网络缩写中有语义调侃化的趋势,就像“呵呵”曾遭遇的从开心意绪的表达到“聊天终结者”的语义变异那样。可如今,鄙视在“鄙视链”的词组中重拾了其严肃的本义。

  近段时间,某媒体热炒的“相亲鄙视链”就很火。这条层次分明的鄙视链——“外地人不行,有户口残疾也行”“京籍大于京户”“体制内大于体制外”“内环的优于外环的”“女博士拉低分值”“属羊的不行,11个生肖优于属羊的”等,无异于对公众阶层板结化痛点的“花式撩拨”。紧接着,各式鄙视链都像为公众口味而定制的菜肴,被端上了舆论餐桌。

  比如,朋友圈鄙视链:几乎不发朋友圈的>行业文章分享党>嘟嘴比V的自拍党>频繁的日常、纯文字朋友圈的碎嘴党>频繁转发养生文、谣言、鸡汤等文章党>一天10条刷屏的微商代购党。音乐鄙视链:英伦摇滚、国内地下厂牌>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港台流行音乐>内地网络歌曲。动画片鄙视链:《探险活宝》《开心汉堡店》《倒霉熊》等英文原版动画片>《迪士尼》《海绵宝宝》《托马斯小火车》等欧美日韩引进的动画片>《喜羊羊》《熊出没》《猪猪侠》等国产动画片。

  听起来,鄙视链无处不在。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你或许还退得出,可鄙视链你就甭想了。改用“人生而自由,却无时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句式就是,人生而平等,却无时无往不在鄙视链之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沙”的链式结构,顺着逼格等标准一路摊下来。处在金字塔顶端的,自然是“逼格闪闪放光芒”的“头部群体”;处在下游的,相当于被盖上了“很Low”的戳。你想逃出这逐层嵌套的鄙视链?你喊吧,喊破喉咙,都没人能把你从这个网络中解救出来。

  有人说,鄙视链将消弭的等级制度再次建构,竖中指、翻白眼就是隔开自恋、自卑的“宫墙”。“等级”谈不上,但它无疑是顺着精英视角将差序格局进行“高下”“优劣”的重新排列。人本质上都有对“秩序”的偏好,这也是规训的社会心理基础,而鄙视链则让“秩序感”变得更加“可视化”。尊卑有序是冥顽的等级思维,那分个逼格高低总没事吧?

  人也总需要从跟别人的比较中定位自身的坐标,而比较是“鄙视”之母。很多人有意掺和鄙视链时,其实是在让自我本位下的优越感在“我好他坏”“我聪明他很蠢”的两分法中,完成站位。站在了更高的道德梯度上,也就能把那些低阶的踩在脚下,以俾睨姿态随意吐槽Low的人。

  毋庸置疑,这类借着鄙视链来实现自我优越感强化的心态,很多人都有。饶是如此,我依然觉得,大多数时候,鄙视链只是个泡沫话题,是迎合“一言不合就开撕”的易燃易爆炸舆论场特性而人造的“炮弹引信”式的伪问题。当我们的情绪动辄被它撩起,当公共讨论总被它带着跑时,这也是注意力资源的浪费。

  不妨试想,当我们说鄙视链时,我们真的在鄙视别人吗,抑或只是为了表明某种差异性?要知道,鄙视是歧视的Beta版。所以你果真就觉得很多人比你低上一等?不排除有些人会这么认为,但恐怕多数人内心纵然有个“劣<优<更优”的评判尺度,也不会存在故意鄙视乃至歧视。

  换言之,其实鄙视链中的“鄙视”有时只是幻化出来的偏激情绪。鄙视原本是个包裹着情绪化很重的字眼,但所谓的鄙视链就算存在于很多人的心中,也未必着其痕迹,有这么重的“戾气”。

  用知名媒体人曹林的话来说,很多鄙视链,只是用“鄙视”这种带着强烈挑衅性的词,制造阶层冲突性;鄙视是舆论场争论之源,可能没有哪个词比“鄙视”更能挑起人的斗争和攻击欲。攻击性是弗洛伊德说的人两大原始欲望之一,而鄙视链着一“鄙视”,就是对攻击欲的蓄意碰瓷和肆意开撩。你用上这词时,潜在的冲击欲也在你内心滋养开花。

  但打着“鄙视”的旗号时,鄙视链其实是不诉诸论证的。它也将诸如群体偏好与个人偏见之类的概念偷换了,置换成了代表群体意志的话术。比如,“相亲鄙视链”中的“11属相>属羊”,在报道中分明就只是个人喜恶,未必具有普遍性,可一嵌入到鄙视链中,似乎就成了相亲时的主流选择。

  而鄙视是什么?或许可借鉴对歧视本质的界定。依专栏作家刘远举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教授定义的进一步阐释,人的选择,只要符合除了情感满足之外的主观概率自利,那就是一种择优;而歧视,指的是为了贬损、造成他人的损害,自己宁愿在主观上放弃概率性的自利。意图很重要。而鄙视链里的“鄙视”意图,兴许压根就不存在。

  鄙视链,多数时候只是“议程设置诉求”被KPI和点击率裹挟的产物。“老婆饼”里没老婆、“夫妻肺片”里没夫妻很正常,因为掌故形塑了公众的认知习惯;而鄙视链里若无鄙视,那就相当于失去了事实基础的夸大化造词,属于故设靶子层面虽讨巧却存疑的“虚假宣传”。

  梁文道说,鄙视链非常广泛地存在于所谓的文艺爱好者当中,“喜欢地下独立音乐的瞧不起听主流摇滚的,一般听摇滚的人会瞧不起听主流流行音乐的,一般听主流流行音乐的,又会瞧不起一听到《小苹果》就要闻歌起舞的人”。但在他看来,那些相信鄙视链、喜欢谈鄙视链的人,才是真正的伪文青。装得太好也没卵用。诚如此言,有些鄙视链才是该鄙视的,在鄙视链上卡位则是大俗。(佘宗明)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