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报废共享单车堆成山,企业心里有数吗

2018-09-07 14:04:50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可“垃圾山”侵占社会资源、掠夺公共空间,这个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考验着共享单车企业是否有能力继续走下去,同时也在叩问:你们因何出发。

  这世上本没有垃圾,不负责任的人多了,垃圾便堆积如山。

  三年前,共享单车横空出世,五颜六色,如同跌碎在凡间的彩虹,迅速流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那时的它们,给人们的感觉是新鲜的、亮眼的、美好的;而如今,共享单车迎来一个报废集中期。有媒体这样形容,“城市荒地、郊野公园、学校操场、高架桥下,各色各样的废弃单车密密麻麻,有的排成一排、望不到头,有的堆成了山、看不到顶。”

  而一些已经倒闭并退出市场的企业,其残败的“作品”却还遗留在大街小巷,仿佛在述说着它们存在过,久久不愿离去。然而,它们的主人已经拍屁股走人,资本撤出后,一地废铁,无人问津。这似乎理所当然:“我都破产了,你还要我怎样?”但是,这并不符合企业的责任伦理。

  和滴滴有保障乘客安全的责任一样,共享单车企业同样有为报废单车“送终”的义务,这个义务不以企业的经营状况为转移。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享单车投放总量已达2000万辆,正常情况下,其寿命按3年算,从2015年在全国陆续铺展开来到如今,第一个报废高峰期已经在发威。各种惊世骇俗的“车山车海”的照片,就是最直接的例证。据悉,这2000万辆单车报废后,会产生30万吨废金属,相当于5艘航空母舰钢结构的重量。

  毫无疑问,解铃还须系铃人,本着谁制造谁负责的原则,共享单车的垃圾治理成本,肯定还是要出在共享单车企业身上。

  换句话说,在创业之初,这些企业就应该预料到,甚至是规划到,会有这么集中报废的一天,拟好应对对策,完成责任闭环。如果只想好了开头、没想过结尾,那么公众有理由怀疑这些创业者们的初衷。说到这,又不得不提此前的“押金难退潮”,如果企业只是紧紧盯着积水成河的押金和预存,这样的想法很危险,这样的企业也很危险,这样的“创业”思路更危险。

  用户是合作共生的对象,而不是收割的对象。如果企业只顾着收钱,而不承担管理和治理的责任,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质疑:这到底是一场资本吸血的盛宴,还是一次出行方式的美好变革。

  事实上,有责任心的企业一定会有治理的智慧。共享单车“垃圾山”的问题,其实可以考虑像当年电商催生物流一样,也去主动催生下游企业。化工企业的下游有污水处理厂,地产企业下游有建筑垃圾清理企业,相应的,共享单车下游也可以有回收废车再利用的企业。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些单车就是报废程度再严重,也是客观的金属存量。如果共享单车企业认为大规模回收清理负担不起,也可以转换思路。比如,声明报废单车免费捐赠,拾荒者、破烂回收者、乃至普通市民都可以自行取走利用,自己只需做好“在役”和“退役”车辆的区分工作就可以了。

  企业的存在,于企业本身的意义,或许是盈利;但是于社会而言,还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一家健康、积极的企业,代表着社会进步和美好生活的方向。因此,“垃圾山”侵占社会资源、掠夺公共空间,这个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考验着共享单车企业是否有能力继续走下去,同时也在叩问:你们因何出发。(与归)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