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无锡塌桥事故,来龙去脉还需进一步说明

2019-10-11 14:29:40

即使超载导致侧翻是直接导火索,桥梁设计是否预留了足够的容错空间,日常的安全检测有没有做到位等等,都是该被反复追问的议题。

  10月10日18时10分许,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经现场搜救确认,桥下共有3辆小车被压,其中一辆系停放车辆(无人),另外2辆车上共有3人,已死亡。侧翻桥面上共有5辆车,其中3辆小车、2辆卡车。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由于事故发生时正处在晚高峰,塌桥瞬间被不少车辆的记录仪记录下来,现场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高架桥倒塌时巨大的冲击力,隔着屏幕都让人感到震撼和心有余悸,汽车被重物砸中时摆脱不了的无力感,在舆论层面则转化成对事故成因的痛心追问。

  无锡方面的初步分析显示,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这一结论跟事发时网络上流传的猜测相吻合。在事故现场,也可以看到散落的钢卷,一个重量通常在27至28吨之间。而媒体的报道也提到,事发时有多辆超载车车队通过,加上高架桥本身是单立柱设计,这些都成为悲剧的直接导火索。

  事故发生后,超载问题被广泛聚焦。事实上,它已经是一个让人视觉疲劳的词汇了,当地的钢材老板也向媒体证实,该路段常有载着钢卷的大货车往来,“超载是常事”。这一魔鬼细节说明,风险是日积月累的,悲剧的隐患早已埋下。考虑到高架桥普遍禁止重型大货车通行的规定,超载钢卷车一路闯关,更加说明当地在道路安全管理上的严重失职。

  值得一提的是,一篇题为《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的文章刷屏,作者提到的路段不是本次事发地,但重温当时的提醒——“任由大型卡车上来,危险恐怕随时存在”,是多么有预见性。

  遗憾的是,这种预见性和风险提示,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的管理中去。常态化的超载背后,对危险行驶的侥幸,对公共安全的松懈,让道路治理呈现出怠惰的状态,最终酿成惨剧。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又一次应验。

  需要指出的是,被漠视的隐患不只是指向超载。此次事故发生后,不少专业人士提到,单立柱的高架桥设计,本身有一定的承重限度,即便设计符合标准,大量超载也容易导致侧翻。但一方面,在事故尚无全面调查的前提下,仍然有必要作全盘追问,包括桥梁的设计、管理和养护;另一方面,既然“超载是常事”,那么桥梁在设计之初,为什么没有采用成本更高但是承重性能更佳的双立柱设计?

  不管是道路还是桥梁,将现实中常态发生的超载行为排除在外,采用理想化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既高估了日常道路安全管理的水准,也低估了超载伴随的风险隐患。

  因此就本次事故来说,即使超载导致侧翻是直接导火索,但它所引起的反思,显然不能局限于超载本身。桥梁设计是否预留了足够的容错空间,日常的安全检测有没有做到位等等,都是该被反复追问的议题。

  走在钢筋水泥的结实道路上,却也无法抵挡天降无妄之灾,无论怎么回想,这都是一个剥夺安全感的可怕场景。所以,在做好善后工作之余,面对那些被曝光的魔鬼细节,必须有彻底的调查,用通盘的真相,去还原渗透在城市管理层面的诸多漏洞;用严肃的问责,去倒逼管理和执法者履职。(熊志)

责任编辑:刘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