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评估测试重回第一,喜悦之外也要看到不足
看待PISA结果要避免用竞赛、功利的心态去看待它,避免追求短期的政策改革效益,而忽视长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教育质量的改善。
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果。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和地区对15岁学生的抽样测试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阅读、数学、科学)参测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名。
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教育评估监测项目,每3年针对全世界15周岁的在校学生举行一轮测试,2000年首次举办,目前已经成为当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监测项目。上海代表我国在2009年、2012年连续两次排名第一,2015年上海、北京、江苏和广东四省市学生联合参加则排名第十。此次又再回榜首,令很多人欢欣鼓舞。
“重回第一”固然说明中国教育在很多地方具有比较优势。从结果看,不仅参测学生阅读、数学、科学3项关键能力素养上的平均成绩均排名第一,而且学生基本素养达标率排名第一,达到基础水平及以上的比例均在95%左右,说明我国基础教育能够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能力要求。同时,高水平学生数量总数亦居于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加大教育投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坚持“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等系列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的结果。比如在硬件配置方面,我国四省市学校硬件短缺指数为-0.27,硬件短缺程度低于63个参测国家(地区),乡镇学校的学校硬件短缺情况比城市学校严重,但是仍好于OECD平均水平。
但面对“重回第一”的结果,我们也不必沾沾自喜。此次参与测评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鉴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结果很难代表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四省市“组团打怪”能得第一名,并不代表全国其他省份学生的参与,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甚至,换个“参赛队员”上阵,得到的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从测评结果来看,即便是四省市内部,也存在较大的校际差距以及城乡差距,就更能说明问题。
另外,中国四省市学生平均成绩第一,但是成绩不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从结果来看,我国学生学习时间较长,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为31.8小时/周,在参测国家和地区中排第4位;学生总体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幸福感偏低。我国四省市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效率分别为119.8分/小时、118.0分/小时、107.7分/小时,在参测国家和地区中排名靠后。我国四省市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指数为-0.19,满意度平均分为6.64分,在参测国家和地区中分别排第51位和第61位。而英国在PISA测试中的成绩一直不太好,但是英国学生的“幸福指数”则相当靠前。这说明,我们的成绩取得建立在更长时间、更多投入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幸福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实际上,PISA虽然进行打分和国际排名,但难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发展全貌,并不是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教育水平优劣的评判。更何况,每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不一样,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也不尽相同,相同的一套题目,能否反映不同国家、地区“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也存在争议。这也正是欧美国家对PISA结果不怎么感冒的原因之一。
更清醒的态度,是将PISA测试结果当作对我国教育的一个体检,帮助我国在国际比较中了解教育系统的优势与不足。得了第一,固然值得高兴,但并不意味着我国教育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学生压力大等问题,并不会因为测试结果第一就改变,反而测试结果以国际比较的视角说明了这些问题的突出性。PISA是一面镜子,看待PISA结果尤其要避免用竞赛、功利的心态去看待它,避免为了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而追求短期的政策改革效益,而忽视长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教育质量的改善,那样只会阻碍我们认识和改进教育存在的问题。(杨三喜)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