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鉴定胎儿性别,这个“隐秘的角落”该清理了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且隐蔽,更需要相关互联网平台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及时处理非法信息。医疗卫生部门也应加强监管。
据媒体报道,虽然明知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在我国不允许,但在各大点评平台、孕婴APP以及各大搜索引擎,一些隐蔽的查性别专门店,仍在“偷做”性别鉴定生意,其中不乏被查处多次又“重出江湖”的“老店”。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之所以有市场,除了满足准父母们的好奇心之外,还往往与“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联系在一起。准爸爸准妈妈们对胎儿性别有偏好,这种个人感情一旦影响到生育行为,很容易造成社会问题。
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并不平衡。联合国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设定为103—107:100 (即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出生103—107个男孩),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离正常值且不断升高,2004年达到最高峰121.18,2008年后连续小幅下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范围。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中,男孩529.0万,女孩474.5万,也就是说,出生人口性别比约为111.48。这个数字显然偏高。
毋庸讳言,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必将带来重重社会问题。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我国出台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此外,人为选择胎儿性别,还面临着道德伦理的拷问。在极端情况下,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将已经出生的女婴遗弃、杀害的情况。这就更是涉嫌违法了。
或许有人认为,在男女平等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女性地位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不会再有极端的重男轻女思想了。但是,稍微留意一下新闻就可以发现,选择胎儿性别的冲动仍然缠绕在一小部分人身上,成为一种执念。为了这种执念,一些人甚至不顾母婴的身体健康,想尽种种办法生育男孩。
去年年底,媒体曾报道过“转胎丸”在少数孕妇群体中的流行。不同于过去那些拿维生素招摇撞骗的“包生男”智商税,“转胎丸”直接危害身体健康。吃过“转胎丸”生下的孩子,很可能发育畸形,成为人们俗称的“双性人”,许多孩子还伴有多毛症、经血不能正常排出而堵塞胀痛、尿血等问题。只要稍有医学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胎儿性别在受孕的瞬间就决定了,无法改变。然而,仍有这么多人迷信“生男秘方”“转胎药”,可见,选择胎儿性别的思想土壤仍然存在,并且恐怕短期内还无法根除。
而选择胎儿性别的第一步,是鉴定胎儿性别。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就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以及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由于这类违法行为存在当事人配合度较低、客观证据取证不易、流动性和隐蔽性较强等特点,要彻底铲除仍然非常困难。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且隐蔽,这就更需要相关互联网平台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及时处理非法信息。医疗卫生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依法加大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打击力度,别让这一暗流在隐蔽的角落潜滋暗长。(土土绒)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