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别让冬天取暖成难题

2021-12-17 19:14:29

在具体工作中,不能用口号代替治理,用强制代替说服,而是要积极务实,倾听民意,最大限度化解民众的担忧,保障好民众的需求。

  今年冬天,一些地方的环保治理再次引起舆论的关注。

  在山西运城,两名80多岁老人违规使用吊炕取暖,被通报处罚,对此,当地回应,网传罚款的通报系草稿,其实并未罚款。

  在陕西汉中,一社区收缴了居民数百个取暖煤炉,针对外界的疑虑,当地回应,此举是为保护大气环境,推进减煤工作,群众都是主动上交,并将获得相应补贴。

  两地的回应都堪称及时,不过,这样的回应并未完全打消公众心中的疑问。运城老人没有被罚,固然令人欣慰,但是老人冬天取暖的难题,并没有一个让人放心的答案。烧煤会带来污染,违反相关规定;烧电的模式,效果差且费用高昂,收入微薄的老人不可能承受。

  汉中方面说,上交煤炉是群众自愿。这种大规模集中收缴行动,真的能保障个人意愿吗?更重要的是,政府说会给补贴,那么具体补贴的模式和数额是多少,能覆盖民众用电取暖增加的成本吗?这样的补贴是差异化还是统一的,那些低收入者拿到补贴后,能否用得起电取暖?

  不可否认,无论运城还是汉中,推进相关工作的本意都是为了环保,在污染高发的冬季,严控散煤污染,保障民众健康。但也要看到的是,环保的终极目标,不是几行漂亮的空气监测数据,而是为了让民众真正受益,如果以伤害民众利益的方式来推进环保,也就悖离了环保的初衷,更难以赢得民众发自内心的支持和认同。

  环保工作必须杜绝过激、一刀切等做法,国家相关部门对此曾三令五申。生态环境部之前就强调,推进散煤治理要依法依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基本民生作为底线,工作中切忌简单生硬。此前,无论是山西发生的水泥堵炉灶事件,还是河北“拘留烧散煤者”事件,都及时得到了纠正。这种情况下,为何还会出现老人违规使用吊炕取暖被罚这样的事情呢?

  根本的原因,恐怕不只是工作作风粗暴,而是相关地方在推进“煤改电”的进程中,缺乏科学的组织和筹划,要么过于急躁,为了追求政绩数字强行上马,要么工作做得不细致,包括补贴等配套措施设计非常粗糙,没能解决民众后顾之忧。如此一来,“煤改电”自然卡在“最后一公里”。

  民众在“煤改电”中的困境,一到冬天就暴露出来,折射出相关地方政府工作的消极和怠惰,这些问题为何没有在冬天来临之前及时获悉并着手解决。“煤改电”推行多年,各地的经验和教训不可谓不多,如果及时总结,举一反三,针对本地情况制定有的放矢的政策,何至于在工作中遇到那么多抵触和争议,被舆论的鞭子抽着走。

  “煤改电”利于环保,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在具体工作中,不能用口号代替治理,用强制代替说服,而是要积极务实,倾听民意,最大限度化解民众的担忧,保障好民众的需求。如此一来,才能畅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避免基层陷入胶着,实现环保和民生的双赢。(于平)

责任编辑:刘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