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违规添加香兰素,真的只是“意外”?
对于这种违规添加乱象,奶企需要反思自查,监管执法同样应该强硬起来。有的企业之所以屡次翻车,主要原因还是违法成本不够高。
又一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奶粉企业因奶粉中被检出含有不该出现的香兰素而被重罚。根据湖南省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公布的信息,倍恩喜公司销售的1段婴儿配方羊奶粉在监督抽检中被发现含有香兰素,被处以罚没款合计699.51万元。
违规添加香兰素,不是新鲜现象。就在上月末,有电商平台上销售的西班牙依诺铂欧1段婴儿配方奶粉被检出香兰素项目不合格。再往前,包括雅培等一些知名品牌在内都曾因香兰素检验而翻车。
有的奶粉企业之所以要添加香兰素,被指是为了抢夺孩子的“第一口奶”——婴幼儿对奶粉都会有记忆力,在“第一口奶”之后,很容易形成品牌依赖。通俗来说,就是添了香兰素的奶粉容易喝上瘾。香兰素的作用,正在于提升奶粉的香味和口感。在早些年,甚至出现过奶企和医院存在利益绑定,让医院护士给新生儿偷偷喂“第一口奶”的荒诞现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规定,0至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也就是说,作为香料的香兰素,在1段婴儿奶粉中,是被明令禁止添加的。
香兰素超标,是不是都是争夺“第一口奶”的利益驱动呢?倍恩喜(湖南)乳业有限公司日前回应称,是生产过程中基粉预混配料时错误添加了香兰素。言外之意是,添加香兰素属于生产流程失误,而非刻意为之。此前一些奶粉品牌,也基本上是把原因推给生产流程的漏洞。包括对生产管道清洗不彻底,导致管道残留,污染后续产品等。
但这种说辞恐怕难让人信服。一方面,生产流程问题为何成了一种集体“默契”?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国标有明确的禁止添加要求,奶企难道连基本的出厂检测环节都没有,以至于放任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被婴幼儿喝下?
退一步来讲,就算真的是生产流程的无心之失,奶企同样难辞其咎。既然香兰素被禁止添加,那么在生产环节就更应该提高检测标准,用更苛刻的流程管理来避免超标。哪怕不是基于争夺“第一口奶”,这种生产环节流程管理的频繁失守,本质上何尝不是另一种降低成本的利益驱动?
奶粉安全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奶企如果真的想扩大市场,提升消费忠诚度,就更应该坚守安全、合规、达标的生产底线,用品质和口碑来和消费者进行绑定,而不是偷偷摸摸地搞一些小动作,吃相难看地拿孩子的奶粉为自己牟利。
对于这种违规添加乱象,奶企需要反思自查,监管执法同样应该强硬起来。有的企业之所以屡次翻车,主要原因还是违法成本不够高。比如报道提到,以往的一些案例,基本都是下架该批次产品,其他批次不受影响。鉴于此,加大抽检频次,提高惩罚力度,就是眼下应该做的。
也要提醒那些奶企——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三聚氰胺事件后,大众对于奶粉安全已经形成了高度的警觉,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对品牌的打击将异常沉重。所以,奶企不要有侥幸心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标生产,靠品质和口碑取胜,才是商业正道。(熊志)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