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光明观澜】“年轻人不上进只上香”?先别急着给年轻人定义

2023-04-04 18:11:46

被焦虑填满的年轻人,难得“静下来”。这样即使只是片刻的宁静,也会给那些时刻需要与生活“斗智斗勇”的年轻人增添一丝勇气与笃定。

  这几天,“年轻人不上进只上香”的话题在网络吵得沸沸扬扬。话题的起因据说来自这样一组数据:有在线票务平台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2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有网友表示:年轻人“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

  对此现象,一种比较有代表性,也几乎是习惯性的担忧:这是佛系、躺平,年轻人岂能如此消极避世?当然,从网上的讨论看,多数年轻网友明显不认同。也有声音认为,与其忧心年轻人上香,不如关心他们在求什么。

  其实,任何话题的讨论,首先都应该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就此事来说,我们首先可能要搞清楚,在线票务平台显示的预订寺庙相关景区门票的年轻人增多,到底是不是可以等同于年轻人更爱“烧香拜佛”了,继而更进一步得出年轻人“不上进只上香”的结论?真相到底是什么?

  年轻人的寺庙游到底在“游”什么

  很多人在评价此事时,似乎忽视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年轻人去寺庙,准确说是去寺庙相关景区。这意味着它首先其实是一项旅游行为,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是“烧香拜佛”。

  比如,有媒体报道是这样介绍的:没想到继“露营”“围炉煮茶”之后,当下寺庙竟成了年轻人最热门打卡点。雍和宫中请手串,寒山寺里敲年钟,鸡鸣寺前等樱花,泰安寺外赏斜阳……这些热门的寺庙游项目,显然与很多人想象中的进寺庙“烧香拜佛”有明显差别,但也更符合年轻人寺庙游的本质——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

  事实上,已有分析断言,年轻人群体中所涌现的寺庙游热潮,也是佛文化与当代文创的双向奔赴所塑造的结果。比如,一些自媒体博主们争相安利的永福寺,大多数推荐文案不是在说“这里许愿有多灵”,而是“这里开了浙江杭州首家寺庙咖啡”。

  此外,很多寺庙开发的一系列周边文创产品,无论审美还是理念,都明显在向年轻消费群体的偏好靠拢。还有的寺庙,已是集文化、观光、社交、消费于一体的景区,其原本“拜佛”的属性实际上已大大弱化。

  某种程度上说,年轻人的寺庙游,是对一种新的消费主义叙事的积极拥抱。将他们对寺庙游的热情看作“不上进只上香”,实则是对年轻人以及如今寺庙游的双重误读。

  明确了这一事实,或许有利于我们作出更公允的评价。

  祈愿求福、寻找“树洞”,有错吗

  当然,不可否认年轻人去寺庙,除了拍照打卡,体验不一样的消费场景,其中或也的确是兼顾了寻找“树洞”的期待。

  这些年电子木鱼、禅修营之类的看起来代表“佛系”的新事物在年轻人群体中早就火过。这些“玄学行为”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除了尝鲜,确实不排除一些年轻人有一种诉诸传统文化,寻求精神寄托的追求。

  要知道,在升学、就业、婚嫁等诸多方面,现代年轻人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很多人需要片刻的“宁静”,乃至寻求心灵上的自我按摩,这其实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只不过,一部分人选择了看起来更传统,也更“佛系”的进寺庙祈愿求福的方式。

  至于“上进和上课选了上香”之类的说法,明显是互联网话语泡沫下,一种极端、片面的,也迎合流量的标签化评价,实在当不得真。退一步讲,它更像是年轻人的自我解构。就如这几年00后中走红的“保温杯里泡枸杞”之类的话题一样,更多是一种网络语境下被放大的调侃,与真正的“躺平”“不求上进”等,并无多少必然联系。

  更何况,考试通过也好,事业顺心也罢,很多人去寺庙许下的愿望,都是“世俗”的。与其说这是在逃避,不若说是在寄托一种对更“向上”,也更“积极”的生活的期待。

  寺庙作为社会的“缓冲地带”之一,提供了一个短暂逃离焦虑、寻求情绪出口的空间。虔诚许愿祈福的那一刻,可能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之下,被各种生活事务和焦虑填满的年轻人,难得可以丢下手机,让人“静下来”的时刻。自不必说,这样即使只是片刻的宁静,也会给那些时刻需要与生活“斗智斗勇”的年轻人增添一丝勇气与笃定。

  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间,舆论中关于年轻人群体的种种评价和讨论不少,也屡屡引发争议。关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由于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都会发生变化,自然容易放大代际差异。而“年长”的一代习惯性对下一代作出指导,表现得更“语重心长”,也就容易对“不一样”的新一代表现出更多的担心。

  于是,争议就出现了。尤其是在今天空前活跃的互联网话语场中,这种争议受各种流量的驱使,则更会被进一步放大和强化。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我们似乎很容易发现,“代际冲突”最明显的时候,也往往是社会和时代变化最快,而年轻人遭遇压力最大,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过往的事实一次次证明,对年轻人的过度担心,既不必要,也未必是年轻人愿意接受的。与其习惯性给年轻人贴标签,给出一些“居高临下”的建议指导,乃至表现得忧心忡忡,不如将精力更多放在如何真正走近年轻人、共情年轻人,又如何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的议题上。

  当然,不带偏见、真诚的理解,对年轻人而言,已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和减压。(朱昌俊)

责任编辑:刘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