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花费一亿多,为何还是除不了积雪
把城市打理整洁,这首先是公共部门的职责。政府花钱采购环卫服务,要花得明明白白,花得有实效。哪怕将服务外包,职能部门也不能当甩手掌柜。
“5天了没除干净雪,现在怎么还要罚我们呢?”12月19日晚8点,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市民白玉(化名)在手机上看到一则来自明山区除运雪指挥部的通知。通知要求:沿街单位、商户等要在24小时内清除门前积雪,否则将实施处罚。
“门前三包”是城市管理的常规手段,要求沿街单位、商户清理门前积雪,本身无可厚非。此事引发争议的原因在于,政府花费高价采购环卫作业服务,马路上的积雪却没有清干净,严重影响市民日常出行;在此前提下,却对沿街单位、商户要求苛刻,声称不清理干净就罚款。
面对外界的质疑,当地回应称,“可能是措辞生硬了一些”,文件的目的只是督促,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进行处罚。
这样的回应似乎站不住脚。红头文件上白纸黑字写着,拒不接受除运雪任务或质量不达标、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商户,将按相关规定实施处罚。如果所谓的处罚只是为了威慑商户,红头文件变成了给民众施压的工具,那下发文件的严肃性何在?
道路扫雪除冰,本来是正常的市政工作。现在,马路上到处都是积雪,导致市民出行困难,然而市政部门没人担责受罚,商户除不尽门前的积雪却得挨罚,自然引发不满。这并非大家不愿意配合清扫门前积雪,而是因为当地政府颠倒主次责任,过于“双标”了。
当地官方表态称不会处罚,或许能打消商户的担忧,却很难为此事画上句号。此事值得追问的地方,不仅在于以罚代管的懒政思维是否合适,更在于,政府的市政工作为什么花了大价钱却没做到位?里面到底有没有问题?
据报道,今年8月,当地主城区环卫作业以24年28亿元的价格,外包给了一家市场化的公司,其中包括除运雪服务。然而不少市民吐槽,相比之前,今年的除雪效果相当不理想;媒体记者实地调查也发现,有不少学校周边的小巷,都没能及时清理。
另外,所谓“机械为主,人工扫雪为辅”的宣传,也和一线环卫工人的说法相矛盾——有环卫工人表示,“基本没有机械,我们已经连续几天从早到晚加班,累得不行”。
将环卫作业工作外包,24年28亿元,算下来一年一亿多,这不是个小数目。当地政府既然花费高价采购第三方服务,就应该让钱花得值,而不是转嫁责任。当地官方表示,今年是政府外包环卫服务的第一年,所以合作关系没理顺。到底是合作关系没理顺,还是外包作业的公司为了省钱而刻意压缩成本,将本该机械作业的部分,交给环卫工人进行人工除雪,导致积雪清理不及时,这需要经过调查,给出一个权威说法。
一场大雪暴露的问题,还不止于此。更进一步,24年28亿元的外包服务,采购招标等各项环节是否合乎程序?价格制定是否科学合理?中标公司第一年的除雪服务就不尽人意,那么它的专业水准是否达到了承揽市政工程的标准?种种疑惑同样需要有一个交代。
不管怎么说,把城市打理整洁,这首先是公共部门的职责。政府花钱采购环卫服务,要花得明明白白,花得有实效。哪怕将服务外包,职能部门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否则,就像此次事件所展现出的,一边是纵容外包出去的服务不达标,一边却对商户严格要求,如此“双标”做法只会透支公信。(熊志)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