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聂昱冰

由一次“暗杀”看网络文艺的活力之源

  2月14号,按照往年的习惯应该又是一个没品段子满天飞的日子。可2017年的2月14号,各大网络平台却被同一条新闻刷了屏——在马来西亚的机场发生了一起刺杀事件,据权威报道显示,被刺杀人很可能已经死亡。

由一次“暗杀”看网络文艺的活力之源

  刺杀、女性杀手、死者特殊的身份、引人瞩目的家族背景,这些信息叠加在一起,就像燃烧着的火把扔进了滚油锅里,立刻点燃了人们的八卦神经,一场堪比大片的真实纪录片,在每一个小圈子里循环上映。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对政治、历史的理解,不断为这部片子补充着各种细节。

  各家官微官号当然不能落后,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迅速组织出各种文章,投放到读者面前。一看这些文章的题目,都会让人心里一紧,好像这件事整个就是他策划的,可打开一看,里面也没什么更新鲜的内容,不过是把各种已知线索再梳理一遍,然后加上一点自己的判断、臆测和感叹。

  而且越是后来推出的文章,里面原创内容的想象力就越丰富。恐怕金庸老先生如果看了,都会觉得他老人家设计出的杨康和萧峰的身世命运,太过于单薄疏简。

  这就是网络文艺之所以一直活力充沛的原因吧。它的灵感源泉,来源于最真的现实;它的创作目的,是要满足读者内心最真的期待。

  文学,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时诞生。从用手势表达、声音表达;到刻在岩壁上、石片上、龟甲上;再到写到竹简上、羊皮上、纸上;直到现在留存在网络上。

  载体一直在变,可它的核心使命从未改变:在人类的自恋与博爱间找到平衡;或引起人们的共鸣、或满足人们的向往、或迎合人们的猎奇。如果以上要素全部实现了,并且比例安排妥当,就是一部真正的好作品,可以入心、可以流传。

  写了或制作出来直接放到网络上的文学、文艺作品,因为大大缩短了发布流程和审核程序、减少了各种硬性的版面和题材限制,所以内容同人们的现实生活贴的更紧密、表现形式也变得五花八门:从一句话到几百万字;从几百集的系列片到几十秒的视频。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所要实现的目的仍旧是文学的核心:通过各种内容阐释人类的自恋与博爱,引发人们的共鸣、向往、猎奇。

  2月14号这个刺杀事件,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才隔了几个小时,一件鲜血淋漓的社会新闻,就变成了各种文艺作品——忠实执行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创作箴言,速度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这就是至少今天网络文艺的真相:在第一时间,把人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情,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再反馈回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现实与创作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人都是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同时,很可能也在某一时间成为某部作品的主要角色或创作者。

  有人说,这种现象会让文学和文艺变得不再神圣,从而伤害到文学与文艺身上的光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它的作者是谁?它写的又是谁的故事?几千年过去了,一切都已经缥缈到几乎无迹可寻,留下的,就剩下它身上灼灼逼人的文学光环了。

  所以,创作这种事,不怕全民参与,不怕作品多,多多益善。最终留下谁、湮灭谁,那是时光和历史的事,由它们去做就行了。

  有人问,这种文艺形式下创作出的作品究竟能走多远?

  四大名著走了多远?四本书,一个共同点,都是从某一些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事情,散延出去,生枝结蔓,开花结果。不论写的是草莽、江湖、谋国,还是修正果、渡红尘,归根结底,引着一代代读者看的,还是一个情字,还是心中被引出的共鸣与向往。

  这四本书,和最初引出这些故事的那个“因”,其中关系又有多大?不也是拿过一件事,就开始自由地想象和创作吗?只不过他们创作周期确实比较长,写的也确实非常好。可是只《全唐诗》收录在册的就有将近五万首诗,一般人耳熟能详的唐诗又有多少首?文艺作品与时间的这场较量是最公平的,最终能留下的,肯定是好的。留不下的,自会随风散去。

  所以,今天关于刺杀事件的各种作品肯定还会层出不穷,也许还真会有围绕这件事创作出的作品能流传下去的。也许,过几天就全都风吹云散了,也是正常。(聂昱冰)

[责任编辑:刘冰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