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评论员:以普及奥数、选拔人才为名,实则办班敛钱的把戏被明令禁止后,当下一些“机构”可能自认风头已过,又开始以各种名义规避相关规定,为奥数换上马甲,操起敛钱的旧业来了。这些“机构”以“老师”名义在社交媒体发布有关信息,谎称奥数成绩仍在中考录取中起到重要作用、国外大学录取也看重相关成绩等,试图让奥数借“师”还魂。
以往人们对各地“奥数班”的厌恶和恐惧,并非是人们对奥数本身有什么成见,更非是人们否认或嫉妒数学天才的存在,而是人们迫于对中考、小升初甚至幼入小的现实,不得不将奥数列为自费“必学”项目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慌的流露和表达。“普及奥数”、遍地办班给数学科目带来的效果、为那些有数学天赋的人带来的增益究竟几何,有目共睹。同样,这些名义繁多、花样翻新的奥数班,给那些操办者带来的效益几何,也是有目共睹。
奥数班不办了,会不会埋没数学天才?具备数学天赋者,非通过奥数班是否就发现不了自己所具有的数学天赋?实际上,即使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以如此规模的兴学奥数来发掘凤毛麟角的几个天才,是否值得、是否公平,也是大可讨论的一个问题。问题更在于,上述这些问题,在奥数班鼓吹者和操办者那里,根本就不是问题。一个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以“研学营”马甲开办、以“迎春杯”名义进行招徕的数学班,学期3天,费用每人9800元……就是这样一个不是奥数班、收费却一点也不逊于奥数班的“研学营”,却告诫报名及其参与者:“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请您不要在网上过度议论,不要拍照。”
由此就可见马甲包裹着的奥数居心,仍然在剧烈地跳动。对此,有以“老师”注册的社交媒体也大力举荐这种“研学营”。“老师”声称,“重点学校每年网报那么多孩子,凭什么给你考试机会不给别人?简历的差异才是核心”,而所谓“简历”就是上没上奥数班、有没有这杯那杯奥数比赛的成绩单。也是在这个所谓“老师”的社交媒体上,上述“研学营”的“升学含金量”被标注为5星,“推荐指数”也被标注为5星,而适龄人群则被标注为3、4、5年级,且“牛校认可度相当高”,“是在小升初阶段确实能帮上忙的比赛”,强调“这些活动是小升初务必要参加的”。
这种明目张胆地曲解相关升学规定的说法,究竟会打动多少家长,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会在部分家长中造成影响。对这种“不要在网上过度议论,不要拍照”的活动,主管部门知道不知道,知道以后如何处理值得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事关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