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数据:到中小学当老师,75%的男生感觉挺幸福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某研究院一份调查显示,2020届毕业后在公办中小学当老师的男生中,约3/4对就业现状满意,“收入低”(77%)是他们对就业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数据也显示,从教三年后近八成男教师留在教师队伍;虽然坚持从教群体收入方面差距拉大,但他们依然对工作充满热爱。
就业相对稳定,薪资待遇有保障,未来对教师的需求量仍处于稳定的增长期,上述特点让教师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职业。但根据教育部数据,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中,男教师占比分别为28.83%、41.19%、44.37%,相较于2015年分别下降了7.44、5.3、4.29个百分点。而且教育阶段的层次越低,男教师比例越低。
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幼儿园。男幼师更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男幼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则不足3%。
造成男教师比例持续走低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择业观念更多元化,教师职业发展和收入上涨空间有限,一些男性并未将师范专业作为就业的优先选择;其次,女性天然具有感情细腻、观察敏锐、亲切温和等适宜于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特质;再则,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不足,导致男性报考师范院校和参加教师招聘的动力不足;现行的教育培养和考试选拔方式更有利于女性胜出也是原因之一。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多为女性,自有原因。但男教师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保持一定比例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男性参与教师工作,不仅能够正确参与学生的情感认知,也有利于教育中的性别认识的多元化。
男女教师在处事处世态度上的不同,面临事情上的反应,对待人际关系上的细微不同等等,都是潜移默化的事,很难用什么方法测量出来。当然,这些并非致命,但也确确实实会给儿童成长带来一定的缺憾。这方方面面都是社会真实面的反映,都应该成为儿童社会化开始时期的一部分。
当前,教育领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因而改善教师队伍中男女性别比例的呼声相对微弱。而且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契合了人们的成长经历以及由这个经历塑造的观念。但是,并不能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就能说明这个现象就是合理的。改变这个现象,当然不能靠“拉郎配”,而是要靠观念改变,当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足以给那些有志于此的男性和女性以体面的生活,相信人们会不请自来。现在一些中小学引得名校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纷至沓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维护律师权益就是维护公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