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10月15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推荐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有关情况。今年9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22个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
国家层面历来重视儿童成长与发展。在这一指导意见出台前,与儿童相关的具体政策法规等,其所针对的方面领域相对单一,且相互间关联度不强。此次儿童友好城市的提出,则全方位地关注到了儿童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的指导意见,将有助于当代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同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也将促使中国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与国际接轨。
早在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人居规划署共同发起儿童友好城市倡议(Child Friendly Cities Initiative,简称CFCI),指出少年儿童的福祉是衡量人居环境健康与否、民主社会文明程度和政府良好治理水平的终极目标。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响应,900多座城市(社区)通过CFCI认证,但中国尚无城市入选。
可见,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标。从这一意义出发,由国家层面出台综合性政策规定,有利于确保儿童福祉落到实处,这也将能够让试点城市儿童友好事业建设与城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匹配,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关注到了城市规划建设体现儿童视角、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服务儿童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等一系列事关儿童成长发展的诸多细节工作。这些细节工作所对应的都是现实存在且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能够发现,如今的城市社区,越来越少出现儿童结伴玩耍的身影。试想,如果儿童之间相约玩耍,分别需要各自穿行车流密集的街道,经过数分钟乃至数十分钟时间才能到达约定的公园、广场、运动场等休闲场所,在没有任何人的陪伴下,父母是否会放心儿童独自出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多城市规划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快速车道四通八达,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宅容积率越来越高,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等休闲娱乐用地面积受到挤压。休闲空间少意味着人群密集且混杂,这不利于少年儿童群体聚集玩耍,也增加了儿童走失的风险性。此外,儿童天性好动且参与体育运动意愿强,缺乏专业运动场所,也就增大了运动受伤的几率。
当前城市建设中,过多地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纳入规划考量,城市居民人居环境、健康、生活质量等因素,尤其是儿童的休闲需求,则很容易被忽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家长们不放心让儿童独自出门玩耍。家长的这一忧虑核心是安全,而要让家长们放心,要做的就是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防止儿童意外和人身伤害、城市规划建设体现儿童视角乃至服务儿童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等。
上述改进措施,实则都为《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具体提出的工作方向。由此,制定这样一个综合性的事关儿童成长发展的国家政策,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所在,实有必要。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快递又涨价 服务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