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大量撂荒,惠农政策如何接地气?
地方政府不是不可以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其惠民利民的苦心也并非不可以理解,但这其中,除了要依法行事之外,相关决策一定要在充分调研、征集民意的过程中形成决定。
201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决定在土默特左旗等7个旗县发展设施农业,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16万亩蔬菜保护地,其中温室大棚要占70%。然而,央视记者前不久在土默特左旗、赛罕区、和林格尔县发现,多年过去,当地成片成片的大棚空置、破损,冷清得只能看到一两个放羊的村民。仅赛罕区一个村,就有近500个大棚、1000多亩地撂荒。(央视《经济半小时》3月29日)
如果不是央视记者实地走访,或许呼和浩特市的大棚“神话”还将继续流传。以赛罕区为例,在赛罕区政府回复央视的函件中称,赛罕区设施蔬菜“总面积已达到5.5万亩,蔬菜投产率达到95%以上”。按此计算,未投产的5%,合计面积2750亩。而仅仅从记者实地走访的4个村计算,闲置大棚已经超过3000多亩。
事实上,与当地政府几乎是习惯性的虚夸相对应,大棚项目的上马基本上遵循了这样的流程,即办公室闭门决策,然后无视正当程序大干快上,最后是投资者和老百姓都不感兴趣,无人接盘,只好在内蒙古高原的天空下年复一年地闲置、晒太阳。而耕地都建大棚了,农民想种地都不可能了,只剩下荒草萋萋,羊群星散。
不能说当地发展设施蔬菜的做法不对路,也不能说选择大棚的决策没有市场,高原日照充足,蔬菜品质好,不仅可以满足当地需求,输出内地也是一条致富路。但问题是,任何决策都应该符合基本的市场规律,并应和农民的需求,再好的惠农政策,首先也必须“接地气”,顺应农民的诉求,并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上边的“好”找到下边的“土壤”之后,才会枝繁叶茂。
现实却是,其一,政府的主动性并没有引发农民的积极性。这边干得热火朝天,那边却在观望,或者根本就是有心无力,难以承接。当地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往往更愿意选择进城打工,留下来都是老人和孩子,根本不可能承当种植大棚蔬菜这样的强体力劳动。
其二,政府只看到了种菜的整体效益,而这两年市场上蔬菜价格低迷,农民的种菜积极性并不高。尤其是,政府一下子规划了十几万亩的大棚,未来的销路显然不是一个小问题。事实上,2010年前后,内蒙古不少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大种土豆,结果供给增加了,而价格却一落千丈,很多农民损失惨重。前车之辙土豆留下的创痕还在,自然也会影响农民种菜。
而从建设施工的程序看,当地的一些做法未必妥当。据报道,尽管大棚项目已经启动4年多了,但不少地方连最基本的土地流转协议也没有和农民签署。这样,政府的做法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老百姓宁可袖手,也不愿意承担费用参与共建蔬菜大棚。
特别是,由于项目缺乏公开透明,市县(区)政府承诺的每亩大棚共计补贴3万元,究竟有没有到位,到位了多少,如何使用这笔钱,也无从知晓。这也导致不仅被占用农地的农民不满意,就连垫资承建的工程队也拿不到工程款。种种纠结与尴尬之下,一片片已建好、或建到一半的蔬菜大棚只能闲置在那里。
据报道,此事经媒体介入之后,当地已经行动起来,正在寻求解决之道。但无论如何,这一问题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地方政府不是不可以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其惠民利民的苦心也并非不可以理解,但这其中,除了要依法行事之外,相关决策一定要在充分调研、征集民意的过程中形成决定,决不能搞那种拍脑瓜的“闭门决策”,更不能单纯为了政绩,违背市场规律,一哄而上搞项目。(胡印斌)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