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是透视社会情绪的窗口
如果说,围绕《人民的名义》展开的讨论,能够真正有所触动、并产生某种改变“国家命运”的力量的话,则理应进入这一更深、更广、也更迫切的层面。
尽管不乏争议,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还是火得一塌糊涂。不管线上线下,人们张口闭口就是“侯亮平”“高育良”“李达康”“祁同伟”,不少人热衷于“对号入座”,一一为剧中人寻找“原型”⋯⋯各社会阶层的代入感表现得如此强烈,至少从近年来的影视剧作品中看,并不多见。
一部已经成型的艺术作品,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说仍有一些思虑不甚周详之处,也是很正常的。拍了,也播了,剩下的就是接受公众的检阅。如何评价,原本就没有标准范式,如果从接受美学的理论看,公众的参与及批评也是完成剧本的一个环节,观众的品头论足,本身就是文本的再创造,是艺术实现价值的必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的互动越是强烈、争论越是激烈,说明这部电视剧就越是具有某种普遍价值,引发出某种共同的社会情绪。
这部剧最吸引人的话题自然是反腐。无论是家里多处藏满钱却装清廉的赵德汉,还是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动作不断”的高育良,抑或是那位卖了房子住到养老院的老检察官陈岩石,这些人都有着无限的话题延展性,可以让人多方评说。
但拂去“反腐”这一主题,人们不难发现,这部剧反映的是其实当下中国社会一个波澜壮阔的切面。就像编剧周梅森所说,《人民的名义》就是“想做一个大中国的故事,从官场的高层到底层的弱势群体都有涉及,同时借人物、剧本把自己对中国十几年来巨大的社会思索量容纳进去”。也即,这里面有丰富的社会样态,是一个综合的容器。反腐之外,有丰富的现实人生,乃至深广的社会焦虑。比如,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中的拆迁与补偿问题,普通民众遭遇冤屈后如何伸张正义,下岗工人的生计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某些官员眼里可能只是宏大发展布局下的必然代价,但具体到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民众身上,却是千钧重负。
大概已有十多年了,因为类似反腐题材影视剧供给稀缺,尽管中央“打虎”“拍蝇”的行动雷厉风行,摧枯拉朽,但囿于细节阙如,公众往往鲜有一个可以充分讨论的“共同话题”。而《人民的名义》显然满足了这样的公众诉求,那些被反腐遮蔽了的社会焦虑也由此进入视野。人们发现,与反腐相比,如何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或者遭遇侵害如何找回公正,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破解诸多症结的关键,无疑应该是制度建设,通过完备的制度建设约束权力,重塑正常的政经生态。一方面可以扩大反腐的战果、固化反腐的成绩,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深化和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切实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缓解民众的焦虑感和不安感。
如果说,围绕《人民的名义》展开的讨论,能够真正有所触动、并产生某种改变“国家命运”的力量的话,则理应进入这一更深、更广、也更迫切的层面。毕竟,政治和社会生态的修复,乃至民生焦虑的纾解,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更大的气力和更丰盈的智慧。(胡印斌)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