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没有谁愿意生活在无孔不入的摄像头下

2017-04-25 13:33:07

既然时下所有中小学都有高墙、铁门封闭上课,那为什么还会将课堂实况、宿舍全景巨细无遗地搬到网上?说好的保护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的承诺呢?

  近日,一款名为“水滴直播”的网络平台中出现全国多地学校的课堂直播画面,引起舆论热议。据报道,参与视频直播的学校涉及多个省份,从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班均在其中,直播场景多为教室,也有学生宿舍。家长对此态度不一,有人认为这能让他们“见证孩子的点滴”,也有家长担心出现安全隐患。

  从直播画面看,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宿舍,学生们的活动清清楚楚,一览无余,已没有任何隐私。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并不值得提倡。

  学习生活的视频直播,或许可以满足部分家长了解、掌握孩子行动的愿望,但太近的逼视、无孔不入的监控,却会让孩子时时刻刻处于紧张状态,甚至还会促使孩子凡事“做给家长看”,从而在“表演”状态中失去自我。有专家就认为,学生长久处于“监控”之下,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自足的主体,都应该有一种宽松、自然、活泼的周边氛围。即便有些“管不住”自己的不当行为,或者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伙伴之间的冲撞、冲突,一者学生之间会不断磨合、自行处理,再者教师也会居中提醒或调停。这也是正常的生活本义,也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成长本身就是不断与周边磕碰并寻找行为边界的“社会化”过程,岂能一直不撒手、时刻置于视线之中?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刚刚脱离母亲的怀抱,乍一进入人群,家长有些不放心,愿意通过教室外边的监控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并相应教导孩子或者提醒老师,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也表明,类似的“跟踪监控”,往往更多发生在初入幼儿园的家长群,及至孩子适应了环境,很多家长也都能顺利放手,教室外监控屏幕下围拢的家长也会相应减少。

  而到了小学、中学甚至是高中阶段,如果家长依然坚持这样的“执念”,以为孩子必须时刻处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要继续“介入”,则显然有些过分。这也是一些家长“保姆思维”的极端化呈现,这样的做法不但不可能与孩子实现好的沟通,反而会导致孩子的厌烦、焦虑乃至拒绝沟通。

  没有谁愿意生活在无孔不入的摄像头下,哪怕这种“监控”是以爱的名义堂皇行之。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应该保持最起码的距离,这既是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尽快融入人群、融入社会的必由路径。家长也好,学校也罢,都应该对孩子葆有基本的人格尊重,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随意侵入孩子的个人空间。

  而从一个更开阔的视野看,将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搬上网络,进行视频直播,也蕴含着不测的风险。其一,如何保证社会人士在获得了这些视频之后,不会用于非正常目的?甚至去要挟、强迫孩子?其二,直播平台收集了这些大量隐私数据,有无法律依据?会否被非法利用?

  事实上,学校准许直播平台将摄像头伸进学校本身,就是违规的。既然时下所有中小学都有高墙、铁门封闭上课,那为什么还会将课堂实况、宿舍全景巨细无遗地搬到网上?说好的保护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的承诺呢?这里边究竟有没有利益纠缠?如果有,学校就涉嫌利用学生非法牟利,教育行政部门不应坐视不管。毕竟,学生不是工具,更不是道具,而是有着完整人格权的生命个体。(胡印斌)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