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去”也是一种“抗争”的性格培养
躲闪,甚至胆怯,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不如索性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你打我,我就还手,打完之后还是好朋友。
据成都商报报道,4月24日,乐山市启明星幼儿园对该园小朋友的家长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内容是: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你觉得该怎么办?结果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有25%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被欺负后,应当远离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
家有小孩,当其离开父母的全天候庇护,开始“社会化”的过程时,担心“挨打”往往是让父母愁肠百结的事体。以我的小儿为例,每次从幼儿园接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观察身体有无异样,装作随意的样子问问与小朋友有无冲突,而每日叮嘱的要点,除了吃喝拉撒之外,就是告诉他,不要和小朋友吵架,若有人打你,马上“打回去”。
还好,几年幼儿园下来,我所担心的问题并没有发生,而上了小学以后,儿子周围团结了一群“哥们”,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其乐也融融,估计也“打”不起来了。我更担心的是挥拳向他人了,于是,每日的箴言也变了,“绝对千万、千万绝对不能打人啊”!
不过,无论如何,我支持小孩在遭遇欺负时“打回去”的想法不会变。其一,“打回去”符合孩子的成长逻辑。小孩的“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意味着寻找、触摸与他人交往的边界,什么才是适度、合理、恰当的?怎样才能培养一种正常的性格?如何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在这些问题上,父母这根一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拐棍”,其实已经不好使了,剩下来的只能自己面对、自行解决。
也因此,这个时候,适度的碰撞、冲突,往往是性格养成的关键。如果家长、老师一味强调忍让、谦虚、克己,“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与别人一般见识”等等,这些似乎正确的姿势,也会在现实中异化为懦弱、躲闪,甚至胆怯,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不如索性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你打我,我就还手,打完之后还是好朋友。
其二,“打回去”也符合现代社会“抗争”性的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不应该受到外部世界的侵凌。很多时候,他人的欺负不过是试探你的一种举动,如果你表现内敛、忍让,则外部的侵入就会变本加厉。这也是为什么学校里总有一些孩子被别人欺负的一个原因。你不反抗,则别人的拳头就总是打过来。而当你表现激烈,别人自然会知晓你的边界,不会再招惹你。
特别是,一个人在其童稚阶段的经历经验,可能会影响一生的选择。如果总是处于挨打被动的状态,也必然会影响“抗争”性格的养成。很多人提及斯巴达训练孩童对抗的惨烈,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我们教育孩子勇于还击,只是在保护自己的切身权益罢了,并不是意在唆使孩子主动攻击他人。而所谓“打回去”,也只是强调在别人施暴时的即时反应,事后再去动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强调的是宽容、内敛、不出头,这种文化的形成只有其深厚的土壤,几句话也说不清。但至少在孩子的问题上,有必要强调一点“狼性”,也即“抗争性”。而学校教育中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也不利于甄别是非、分清对错,客观上也主张了施暴者的恣意。为什么校园欺凌难以绝迹?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折中”教育有关。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遇到欺负时勇敢地“打回去”,久而久之,人与人的边界就会在对抗中清晰起来,又怎么可能总是会出现霸凌事件?家长们又怎么会成天担心这担心那?(胡印斌)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