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共享需要共治,共赢需要共建

2017-07-11 18:14:55

在推行绿色出行、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和服务市民方面,共享单车平台和政府城市管理部门,有着相似的目标。也因此,关于共享单车与城市管理和谐相处之道,不外乎就是一句话,共享需要共治,共赢需要共建。

  7月10日,杭州城管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与在当地运营的9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共享单车)企业进行行政约谈。

  此次约谈的核心信息有三点,一是此前为了搬移乱投放乱停放单车,杭州城管部门已花费22万元;二是,在杭州相关管理条例未出台之前,不允许再新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三是之前有企业为了规范停放位置,在道路上私划停车位,属于违法行为,坚决不允许。

  关于共享单车与城市管理,这当中有多少是真问题,多少是伪命题?对于公众而言,当前规划的停车地方和公众需求是不相匹配的,“给我那么大的地方只能乱停乱放”。但城市管理的原则框架内,乱停乱放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在城市管理者的眼中,一向以便利公众短途出行的共享单车,显然具备了更多“添乱”的元素,因此通过行政之手,需要在数量上、停放位置上均进行管理。

  也正是基于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扰乱道路秩序等负面信息背书,政府城市管理部门便有了禁止新增数量的限制,可这又多少有些讨人厌。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数据能够佐证,一座城市到底投放多少共享单车才是合适。那么,投放多少,便是市场行为。

  可要说,共享单车纯粹是市场行为,似乎又有些偏颇。共享单车虽然是由企业主导并推动的,但本身却有浓厚的公共服务色彩,它所涉及的安全、路权以及市容等问题,不仅事关城市规划及治理,也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在市场行为与公共管理内容交叉、权限撕裂的困局里,注定了共享单车的尴尬所在:一方面在资本的助推下,攻城略地、抢占市场是共享单车平台受限要做的事,因为资本永远第一追求的市场效率,而非市场责任;另一方面,供给过剩、随意停放、高损坏率、甚至交通事故,也成为随之而来的公共管理问题。

  共享单车是否有持续生命力,并与一座城市和谐共存,不是靠城市公共管理的无为或者强硬,也不是靠市场本身的粗放增长。未来能够赢得城市公共空间的,必然是兼顾市场效率与社会责任的平台。而这,恰恰就是资本控制下的共享单车与城市公共管理和谐共处的破局所在——商业资本追求商业利益,公共组织承担社会责任,即共享单车平台与城市管理部门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开放各自的数据与资源,达成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最佳平衡。这当中,如共享单车平台投放的数量、单车运行的数据,对接到政府管理部门的城市交通数据、道路管理数据,以进行最佳的匹配。

  如果更简单的来表述,共享是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那么共治、共建城市交通公共空间,便是共享单车发展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共享单车平台不能只谈共享而不管共治,政府城市管理部门也不能只讲共治而忽略共享。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一向被社会认可并且广泛参与的商业模式,除了企业盈利外,还有很多的溢出效应,如何放大溢出效应,就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而企业承担共享单车本身的社会责任,不增加更多的社会成本,不削弱商业本身的利益,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共建模式。

  在推行绿色出行、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和服务市民方面,共享单车平台和政府城市管理部门,有着相似的目标。也因此,关于共享单车与城市管理和谐相处之道,不外乎就是一句话,共享需要共治,共赢需要共建。(马想斌)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