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砸钱许愿”的陋习能改吗

2017-07-14 19:20:38

旅游法也有了,黑名单也祭出来了,任性游客砸钱的陋习,还得靠制度刚性来纠偏。不过,关于“花钱许愿”这回事,涉及价值认知,还须慢慢引导,难以立地成佛。

  在杭州,雷峰塔的遗址,因为很多人扔钱,而成了一个钱山。日前,记者来到雷峰塔景区一探究竟,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雷峰塔遗址,正经历着被“砸钱”的烦恼。现场的景区保安皱着眉头看看,似乎想上前阻止,却又把脸别了过去。记者问他怎么不管,他说没辙,没法管。不过他表示,景区会定期清理。“上千年的东西,这么每天扔钱,我想想应该也不好的。”(7月13日钱江晚报)

  出门在外,一言不合就扔钱。从故宫的荷花池里,一直扔到自然博物馆的恐龙蛋上。最绝的是有人在上海浦东机场坐飞机时,活生生往飞机发动机里扔钱,导致航班延误、损失惨重。雷峰塔地宫遗址上,虽然玻璃幕墙上贴着很醒目的“保护遗址 请勿抛物”的警示标语,甚至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当年挖掘保护雷峰塔地宫的纪录片,但,没人介意这些,大家都忙着扔钱。没有硬币的,手机支付直接换兑。

  扔一块钱,买一把愿望——这当然是很有性价比的事情。不少人整装旅行,好像不带一把硬币都不好意思出门。名人故居要扔钱,历史遗迹要扔钱,但凡看到玻璃柜子、有豁口的箱子、冒水的池子,如果还有前人的硬币躺在旁边“广而告之”,那砸钱的冲动简直就手痒难止。为什么要扔钱?第一,这是莫名其妙的传统。“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有钱的皇帝给山川湖泊砸金砸银,没钱的民众还不兴仍点零钱给风景?第二,这是乌合之众的效应。群体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有人抬头捂鼻血,一众人跟着仰脖子看稀奇。但凡景点有硬币的痕迹,那就简直等于说“你们怎么还不扔”。

  再说,扔钱许愿也不是“中国式流俗”。建于1762年的意大利罗马特雷维喷泉,也叫幸福喷泉。《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在许愿池扔硬币的桥段,让扔钱成为风尚。据说,2016年抛入幸福喷泉的硬币总值14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025万元)。世上本不缺聪明人。天长日久,就像网友说的:本没有什么许愿池,扔的硬币多了,一切便神奇起来了。对于少数景区来说,这简直是意外的生财之道,眼瞅着“全国人民赠我一块钱”的儿时梦想就要成真,何妨让硬币砸得再猛烈一些?

  不分场合地“砸钱许愿”,业已成为悖逆公序良俗的陋习。这事儿要治理,首先景区要跟零钱保持合法距离:不能一边放任破窗效应,一边摊手耸肩装无辜。三五十块钱的时候不禁不止,等到堆积如山,罢了罢了?其次要说的,当是货币化赎买的信仰逻辑。CPI纵使淡定如初,指望一两块钱就能梦想成真,岂非人人都能花好月圆去?靠硬币来“打点”的,恐怕终究不是什么高深的法术。

  旅游法也有了,黑名单也祭出来了,任性游客砸钱的陋习,还得靠制度刚性来纠偏。不过,关于“花钱许愿”这回事,涉及价值认知,还须慢慢引导,难以立地成佛。(邓海建)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