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捆绑销售”影响楼市调控预期
车位价格暴涨,并不是那块几平方米的地方就值那么多钱,而是车位已经成为“弥补”房价的一个通道、侧门。
限购政策下,多地新楼盘开盘价均实行预售价格审批备案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了新开楼盘价格的上涨。然而,不少开发商又以捆绑销售车位、地下室等,搞“变相涨价”。据浙江当地媒体报道,杭州部分楼盘的车位价格,隔段时间就涨一波,有的车位竟然卖到80万元一个。此外,在山东济南,捆绑在一起的车位价格也突破了35万。而在河北燕郊,有的竟高达100万元。
车位价格暴涨,并不是那块几平方米的地方就值那么多钱,而是车位已经成为“弥补”房价的一个通道、侧门。
从供需关系看,调控政策收紧之后,不少城市的部分项目实际价值其实是被低估了。以燕郊为例,此前有市场机构的数据显示,5月燕郊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1561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6.1%,而在业内和购房人的印象中,燕郊住宅均价1.5万元/平方米,早已是三年前的行情。当下,当地所剩无几的新盘价格均超过2万元,报告中的成交均价只是各区域的网签价格,并非购房者的实际支出。
也即,此种“堤里损失堤外补”的变相涨价,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有的楼盘把这部分价格摊到车位或地下室,有的则或是签阴阳合同,规避政策,或者以号费等名目直接向购房者收取溢价。
另外,车位价格畸高但仍有接盘者,也表明部分购房者仍存在看涨心态,这也导致很多地方的房源出现紧张,从而导致楼盘价格提前透支,甚至加剧开发商变相涨价的冲动。
多地纷纷出现的“捆绑销售”,不仅容易产生法律风险,可能导致部分条款(特别是价格条款)不具有约束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而签订阴阳合同,也会因规避税负,甚至偷税逃税,导致违法行为。
特别是,若听任此种捆绑销售大行其道,则会严重影响楼市调控政策的目标和效果,当下业已降温的楼市必然会暗火熊熊,广大民众的不信任情绪也会加剧,从而再度陷入全民抢房的梦魇之中。最终,则可能导致这一轮最严的调控功败垂成。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多地均严厉表态,禁绝捆绑销售。要求开发企业取得商品住宅项目的预售许可后,必须一次性将全部房源面向社会公开发售。开发企业不得通过商品住宅高价装修、捆绑销售高价车位(库)及储藏室等变相涨价的途径躲避价格管控。
然而在现实中,这些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对于部分楼盘的“变相涨价”,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甚至还在只拿网签价格数据说事,大肆宣扬房价回落,楼市降温,而完全无视市场上种种变相涨价的扭曲行为。这未免有些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当下之计,首先,各地仍应该继续严格执行调控政策,不折不扣,向市场和社会传递出抑制房价的积极信号,决不能犹疑观望,放任开发商与炒房客透支房价。其次,也有必要将车位等纳入政府调控政策范围,并出台指导价,而不能以所谓的市场价格来搞乱调控政策。
楼市调控若想取得成效,真正给民众减负并增进民生福祉,则必须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长线预期,同时要有强大的执行力,不然,一次次的功败垂成,透支的不仅仅是市场价格,还有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胡印斌)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