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心支教”何以念成了生意经

2017-07-28 16:39:21

“爱心”下沉,很好,但农村需要的是真正的教育下沉。这不仅关系到教育平权,也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公平公正。从这个意义上讲,“爱心支教”被念成生意经,倒是给各级政府提了一个醒。

  一个名叫“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的组织深陷舆论漩涡。

  据报道,今年暑假,“陕西爱心支教联盟”组织了面向陕西农村的150个支教点,然而,一心想着“做一回爱心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发现,所谓的“爱心支教”,不过是把城里的收费补课模式搬到农村去。孩子们报一门课收费240元,每个支教点负责人的收入和招生人数有关,总收入去掉老师的代课费、住宿费、生活费用及资料费之后,剩下的按比提成。

  这样“下沉”到农村的暑期实践,或许不排除有“支教”的意味,但却与“爱心”“公益”格格不入,更像是“挂羊头卖狗肉”,不止玷污了“爱心”,也扭曲了“支教”。原本指向爱心公益的大学生支教行动,居然演变为“拉人头”、层层分肥的补习班生意,让人惊诧。

  本来,大学生利用暑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既能接触现实生活,了解“乡土中国”,也能获得一点报酬,对生活不无小补。况且,还有“社会实践证明”之类的证书可以充实履历,为将来的求职增加砝码。这本来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仅应该做好,也完全可以做好。那么,这样一件看似“爱心”满满的活动,居然变成了圈钱的生意?

  首先,支教联盟上下其手,长袖善舞,是导致“支教”活动变味的直接原因。他们一边打着“爱心”“公益”的旗号,以报酬与证书为诱饵,从大学里边招募廉价劳动力,从而获得足够的智力资源;一边又直接对接农村教育市场,获得准入资格,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大办补课班。

  在这些组织者那里,数量众多的农村孩子并非只是释放“爱心”的对象,也是潜在的庞大客户。与城里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相比,农村算是一片未经充分开发的沃土。这里的“生意”并不难做,而且,可以长期做下去,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事实上也是如此,很多农村家长并不特别排斥收费的“支教”,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与支付能力。

  其次,各级组织的一路绿灯,也为此类利益导向的支教机构提供了深入农村的条件和便利。很多大学并不关心大学生暑期去做什么、怎么做,也缺乏具体的组织与指导,校方需要的可能只是一纸证书,以及最终统计的参加人数、比例等数据。而基层教育部门也疏于监管,不会深察这些具体的办学行为,甚至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团组织还多有鼓励与支持。

  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支教联盟与各级组织机构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关联,但失察、乃至失职的情形,应该是存在的。不然也不会运行多年,且一直平安无事。若不是媒体报道,则这些收费补课行为也注定不会停止。下一步,除了紧急叫停之外,有关部门有必要介入调查,查一查在这条利益链条上还有什么样的“大神”。

  当然,这一事件的爆发,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当下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问题。在农村,以及一些小城镇,缺乏合格的师资,并非自今日始,而是一个老问题了。巨量的农村孩子长期处于教育匮乏乃至饥渴的状态,缺教师,缺有专业素养的优秀教师。如果有关方面仍坚执于讴歌农村教师的坚守,而不努力从均衡教育资源的层面破解问题,则类似的“爱心”生意经,将不可能消失。

  实际上,问题的根本仍在于农村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如果把教育视为一个“市场”的话,则这个“市场”上的供求比是失衡的、亟待输血的。此前媒体总是讨论,农村孩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逐年下降,其实,这一现象并不难理解,很多农村孩子从小学起就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很多农村教育不过是扫盲而已,以这样的教育水平又如何能够“赢在起跑线”?

  “爱心”下沉,很好,但农村需要的是真正的教育下沉。这不仅关系到教育平权,也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公平公正。从这个意义上讲,“爱心支教”被念成生意经,倒是给各级政府提了一个醒。(胡印斌)

责任编辑:李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