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又见禁外卖,高校除了“禁”还会做点啥

2017-11-15 16:27:58

遇到问题和麻烦,无论是学生谈恋爱,还是学生叫外卖,学校不去积极想办法寻求解决路径,而是动辄就拿出禁令、封杀等等老套路,试图管住管死,这也太让人失望了。

  日前,广西外国语学院发布通知,从11月1日起,学校禁止外卖及一次性饭盒、塑料打包袋进入宿舍。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出台这项规定主要是基于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考虑,也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又见禁外卖,高校除了“禁”还会做点啥

  不可否认,当下不少外卖确实存在食品制作环境差、食品卫生安全缺乏保障的问题,媒体也经常曝光“黑心商家”的负面案例;塑料袋、快餐盒、一次性筷子等也每每引发健康及环保质疑。至于外卖小哥因为抢时间、拼速度而导致可能的交通隐患,甚至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仅仅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或隐患,高校就悍然“封杀”外卖,一律禁止,未免太过武断粗暴,并不可取。

  外卖食品质量缺乏保障,这应该是当下食品行业的通病,并不是说外卖的表现就更差。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彻底改善公众的食品安全环境,指望“禁止”更像是因噎废食,并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如果监管不到位,不仅外卖会出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学校的食堂似乎也一样不能置身事外。

  此外,校方担心叫外卖成了常态,会让学生更懒惰:“宅在宿舍,一边吃着外卖,一边上网、打游戏。”这个理由显然更荒诞,大学生是不是宅,原因很多,干外卖何事?作为一种普遍的校园现象,甚至是社会现象,仅靠禁止外卖,似乎并不能疗治大学生的“懒癌”。

  高校以蛮横强梁的态度禁止外卖,是对学生正当权利的粗暴干涉。在日常生活领域,学生当然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和服务,即便是在校园之内,学校也不得强制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买什么或不买什么。

  这不仅仅是一种选择的自由,更是一种法定权利。像以往那样,食堂做什么学生就吃什么、再贵再难吃也只好忍着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开放、互联的信息时代,学生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遗憾的是,很多高校依然坚执于以往固化的强制管制思路,浑然不理会外边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权利意识也今非昔比。遇到问题和麻烦,无论是学生谈恋爱,还是学生叫外卖,学校不去积极想办法寻求解决路径,而是动辄就拿出禁令、封杀等等老套路,试图管住管死,这也太让人失望了。

  学生为什么纷纷叫外卖?除了校方说的懒惰之外,难道学校食堂没有责任?如果高校的食堂不能与时俱进,改变菜品单一、口味单调、价高质次等老毛病,又怎么可能指望学生都去照顾生意?又怎么好意思不让学生叫外卖?

  世界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而有些高校的管理还停留在行政化管控的旧轨道上,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学生的用餐问题如此,教育问题恐怕也是这样。为什么不能多一些开放思维、疏导思维乃至服务思维呢?(胡印斌)

责任编辑:刘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