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P2P集中“爆雷”,监管应该硬起来

2018-07-24 16:00:20

P2P集中“爆雷”,给我国金融市场留下了“一地鸡毛”,而其中的教训则是很深刻的。P2P所出现的问题,集中到核心的一点,就是在监管上过于放松。

  一轮前所未有的P2P“爆雷”潮正在引起整个P2P行业(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的恐慌。自今年6月以来,越来越多的P2P平台因为资金链断裂,出现了停业、老板跑路的事件,进入7月后情况不仅未有好转,反有加剧之势。7月上半月便有71家平台“爆雷”,涉及资金40多亿元,其中既有非法集资的,也有合规机构,部分国资系的P2P平台也因资金流出剧增而发布了清盘公告。

  曾几何时,P2P一度红得发紫。作为一种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起来的融资工具,相比传统商业银行的柜面借贷,P2P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因此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欢迎,得到了大力推广。2015年最炽热的时候,P2P的成交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比上年猛增将近3倍。

  P2P平台要提供借贷服务,首先需要得到融资。一个不必讳言的现实是,上市公司成为P2P资金的一大来源,除此以外,更多的P2P就是向社会融资。投资人向投资人开出高额回报的承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P2P在吸收到资金后必须寻找到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才能实现给投资人的承诺并维持自己的生存。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当下,这种吹得天花乱坠的投资实际上已不存在,那种轻易许出的高回报承诺已成泡影,“爆雷”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P2P走到这一天,其实是可以预料的。虽然它运用了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平台,但是它所营运的基本内容仍是传统的借贷生意,以赚取其中的息差为目的。以高息融资,又以高息放贷,这与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的用低利率来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经济活跃的大趋势是相悖的,也是违反市场规律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原先被寄予希望的用P2P来给中小微企业纾解资金紧张,基本上成了一个画饼。各路资本热衷于建立P2P,更多的是看上了它在集资方面的快捷,一些机构为了吸引投资人,甚至铤而走险虚拟很有诱惑性的假标。很多P2P平台即使在建立初期确实给了投资人以高回报,也是从后期投资人中挪用的资金,这种“前吃后空”的资金链自然缺乏可持续性,一旦接不上,就陷入全局性的困境。很显然,由于P2P在一开始就违反了市场规律,今天出现的集中“爆雷”,其种子在前几年已经种下,并不让人感到太意外。

  P2P集中“爆雷”,给我国金融市场留下了“一地鸡毛”,而其中的教训则是很深刻的。P2P所出现的问题,集中到核心的一点,就是在监管上过于放松。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P2P有良好的期望,但进入市场后,它并不一定会按管理者的意志运转,成为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理想工具,而是必然会如脱缰的野马,攫取自我的利益,以致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对于P2P,目前各地金管部门实行的是备案制,作为一种政府管理市场的改革探索,这固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备案制的另一面应该是强监管,而几年来各地对P2P的监管并没有及时跟上,或即使有监管也是过于软弱和粗放的,特别是对一些机构开出的明显不可能实现的高额回报缺乏验证,对一些项目的真实性更放任不管。正是监管未能及时硬起来,终于造成了P2P今日尾大不掉的局面。

  目前,很多P2P投资人为了规避风险,正在加紧抽回资金,这将导致P2P平台进一步恶化。由于P2P的投资人分布广泛,如果目前出现的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将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转。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个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消弥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仍在运行的P2P要强化监管,在监管方面要建立起风险发现机制和防范机制、遏制机制,使各种风险在萌芽状态就被发现、被控制、被消除,切实保护好投资人的利益。(周俊生)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