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是培训行业的“照妖镜”
招生时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教师天团”,在现实当中却可能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这“买家秀”和“卖家秀”之间巨大的落差,让很多教育培训成了收“智商税”的暴利机构。
打着“知名大学毕业”“国家公派研究生”等各种高光头衔的培训机构名师,其真实含金量有几分?近日,有媒体暗访了高思、新东方等众多培训机构,发现其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教师资格证。
高思教育的官网没有将教师的资格证公示在显著位置,而是放在教师详情里,但排在前几位教师的还有教师资格证及编号,后面的就没有了。在“新东方在线”,一名教授“初二英语暑假班”的“教师”,声称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教师资格证的编号却只有8位数字,而不是全国统一的17位。甚至记者在应聘这些机构教学岗位时,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硬性规定说入职要有教师资格证。“只需通过两轮试讲面试便可入职”,有兼职者直言:“只需会说普通话,通过面试和培训,即可上岗。”
在招生时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教师天团”,在现实当中却可能是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的人。这“买家秀”和“卖家秀”之间巨大的落差,让很多教育培训成了收“智商税”的暴利机构。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类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拥有相关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是培训行业从业的基本门槛,也是必须守住的合规底线,否则就是“违规上路”。
但是,目前看来,现在很多培训机构一味追求销售额、复购率,课越上越水,推销时吹得天花乱坠,上课的时候就是另一副面孔了。没有教学经验,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张三李四,都能进来冒充名师,丝毫不在乎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有人可能觉得,教师资格证本身的门槛不高,考试的内容也不是很专业,大都只是教育学的基本常识,有没有教师资格证和能不能当好课外培训老师,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教师资格证是检测课外培训机构教育质量的一个“金手指指标”:培训机构所聘请的老师若连资格证都没有,还能像他们吹嘘的那样“专业”?就如同有健康证的厨师,未必是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但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至少得有健康证。
现在,被曝光的新东方、思高等培训机构中,充斥着大量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堪称鱼目混珠。诸多培训机构不惜违背国家的规定,招聘、使用那些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只靠营销、广告等建立口碑,而一味降低用人成本,疯狂地追求利润,俨然已经忘记了培训机构应该有的社会责任。当下已经进入培训服务法治化时代、消费者维权精细化时代。过去那一套“规则”行不通了。
教育培训行业是一门生意,但也是一门需要良心的“生意”。消费者和培训服务提供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在接受培训服务之前,消费者很难充分了解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资格证就是培训行业的一面“照妖镜”。培训机构要对自己的品牌负责,要讲诚信精神,不能为了逐利就疯狂“放水”,违规聘用大量没有教师资格的兼职大学生、社会人员。这么干,可能一时盈利了,却毁掉了整个培训行业的信用,毁掉了自身的品牌。(沈 彬)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