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村民捐赠“去向不明”,善款如何善用

2020-08-26 16:09:50

除了尽快找回大张庄村村民的善款,还应思考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健全的制度管理“找回”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心。

  疫情防控早已进入常态化,然而,有些抗疫捐款却“仍在路上”,甚至早已“去向不明”。

  8月24日,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梁集镇大张庄村村民向媒体记者反映,今年2月份由村干部组织,发起了为抗击疫情捐款的活动,村民积极响应并捐款。村干部告知村民将善款送至梁集镇政府,然而至今,当地政府及红十字会网站未公示抗击疫情捐款去向。

  “我们村里总共捐了有个七八千,孩子把压岁钱都有拿出来给捐的。”这位村民说。梁集镇政府办公室秘书表示,镇上收到村里捐款后,去向分了三种情况,一种是捐到武汉,一个是捐到政府,有的捐到村里。景县红十字会一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查询,未查到今年二月份梁集镇下属村庄有为抗击疫情捐款的信息。

  全民战疫的过程中,无数人慷慨解囊积极捐款捐物,各地也纷纷公示捐赠信息和分配去向。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捐款半年之后,大张庄村的村民仍不知道自己的爱心到底献给了谁,甚至如果不是他们主动查询,这笔“去向不明”的善款早已无人问津。经过此事,不知道热心善良的村民会如何看待捐赠,下一次组织捐赠的时候,他们是否还会踊跃参与?

  慈善募捐只有保证好完善的制度安排以及透明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取信于人。捐赠者可以将捐款捐物当作“善至心安”的终点,但对于慈善组织者来说,接纳善款只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起点,只有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才能呵护公众的热情和爱心。这不仅是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所在,同时也是无法推卸的法律责任——《慈善法》第七十一条明确规定: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

  全民战疫期间,韩红和她的爱心慈善基金会奔走在筹集善款、捐赠物资的第一线。因为“一包方便面都可以公示”的慈善理念,该基金会赢得了众多人的信任和支持。相比起民间慈善机构的努力,政府部门更应将“透明公开”贯穿于募捐工作始终。就此而言,梁集镇政府显然是令人失望的。该镇办公室秘书表示,此次活动“县里没下任务,属于乡镇自行开展”。但在实际过程中,捐赠活动只“开”未“展”——除了号召村民捐款之外,镇政府到底做了哪些实质性工作?景县红十字红会表示“未查到该批抗疫捐款信息”,这实际上是对镇政府的无情鞭挞——募捐而来的善款,到底走的何种渠道又流向了哪里?

  目前镇政府秘书给出的“武汉”“政府”“村里”三种去向的解释,恐怕很难令人信服。来自大张庄村的捐款一共只有七八千元,似乎没有必要如此分门别类拆分使用,很有可能存在的情况是,该镇对于其他村的捐款也同样对待——既然是“乡镇自行开展”,参与募捐的应该不只是一个大张庄村,该镇是否将所有捐款都混作一团自行打包处理了?

  村里公示了捐款明细,县里却没收到捐款信息,大张庄村村民的爱心到底献向了哪里?七八千元捐款看似数目不大,实际上却折射着慈善事业的一个大问题——事关公众热情与信心,善款岂能成为一笔糊涂账?现实生活中,一些爱心人士越来越热衷于点对点帮扶,除却直接对话的心理需求之外,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方式,更多的是出于对有关部门和慈善机构的不信任。因此,除了尽快找回大张庄村村民的善款,还应思考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健全的制度管理“找回”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心。(赵志疆)

责任编辑:刘冰雅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