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吃亏”不应成为基层干部的“标配”

2020-09-18 16:58:34

不是每个村干部都有“倒贴”的实力和意愿,如果吃亏成为村干部的“标配”,难免会让人望而却步,使村干部这个岗位成为“烫手的山芋”。

  提起村干部“倒贴”干工作,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这是一种先进典型事迹,但在某些地方,这却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状。

  日常办公经费解囊相助,项目工程费用举债垫付,公务接待考察自掏腰包……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村干部在“倒贴”集体工作开支。一位村支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5年村里修硬化路,项目拨付资金90万元,只够铺路面,配套设施缺钱,她垫付30万元。该村申请省级传统村落,做村庄保护发展规划,花费11万元,其他村干部凑了7万元,她自己垫付4万元。环境整治、道旁绿化……保守估计,该村支书每年往村里倒贴20万元。

  这位村支书之所以能持续“倒贴”,是因为她原本是在外做生意的成功人士,乡亲们选她回村当干部,也是希望她能为村里发展做贡献。虽然持续“倒贴”赢得了口碑,但这位村支书能坚持多久,恐怕需要打上一个问号。村干部“燃烧自己”的贡献方式,不仅难长久,而且也显得有些残忍。媒体调查中发现,“倒贴”工作的不只是成功人士,不少家境并不富裕的村干部也在“倒贴”。甚至,越是在经济基础差的地区,越容易出现此类现象。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村干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干部自然要不怕吃亏,但不应该总是让村干部吃亏,更不能让人不明不白吃“哑巴亏”。不是每个村干部都有“倒贴”的实力和意愿,如果吃亏成为村干部的“标配”,难免会让人望而却步,使村干部这个岗位成为“烫手的山芋”。

  值得一提的是,肯吃亏、能吃亏的村干部往往年龄偏大,一方面因为他们对家乡有感情,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经济实力。相比之下,年轻的村干部因经济实力有限往往经不起频繁“倒贴”,而头脑灵活、年富力强的他们,恰恰是农村基层工作最需要补充的新鲜血液。当下,国家在大力推行大学生村官,各地也在鼓励有知识有眼界有想法的年轻人到农村去,如果当村干部就意味着吃亏,势必会给村干部用人机制的“推陈出新”制造障碍。

  回到这一问题上,村干部之所以频频“倒贴”,主要有三种情况:资金预算投入不足、集体收入使用不便、任务指令处理不完。扭转这样的局面,首先应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基本报酬等纳入预算,让想做事能做事的村干部敢做事,让肯吃苦的人不吃亏。除此之外,不仅有必要培育发展集体经济,为解决基层经费难题添砖加瓦,而且应优化资金审批、监管流程,赋予村级组织更多的资金使用权与自主权。

  此外,报道中有一处耐人寻味的细节:在某个已摘帽的贫困村,每月公用电费就得约3000元,每年打印费为3000元至4000元。相比起具体金额,这组数字背后的内容更值得关注——高额的电费和打印费到底用在了哪里?实际上,电费和打印费不失为基层农村工作负担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有太多需要填报打印的工作表格,所以才会出现如此高额的费用。因为忙于填表,不少基层干部被调侃为“表哥”“表妹”,繁忙的工作已经使人应接不暇,如果再让他们承担相应的成本,更显得有失公允。以此来看,村干部的吃亏不仅体现在福利待遇上,同时也体现在工作压力上,而要避免吃亏,必须先减负。(赵志疆)

责任编辑:刘冰雅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