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拆不修的危桥,别等到坍塌再来关注

2021-03-11 18:22:46

公共基础设施事关公共利益与人民安危,使用状况应得到重视和及时维护,任其风里雨里“自生自灭”,是对管理职责的懈怠,以及对公共利益的漠视。

  3月9日凌晨5点40分左右,江苏省丹阳市导墅镇老黄埝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3月10日,丹阳市“3•9”坍塌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消息,通报全力做好伤员的救治工作,做好死伤人员家属沟通工作;尽快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对事发桥体制定拆除方案,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立即对全市所有桥梁及危房等分类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按照海恩法则,事故的发生是有原因、有征兆的。在此次的危桥坍塌事故中,海恩法则应验了:有网友早在今年1月31日就发布视频,发出预警,“危桥好久了,都不见拆,地基都塌了,还能坚持多久?关键是好多人走,还有车。”36天后,危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死3伤的惨痛后果。悲剧面前,网友当初的预警显得格外刺目。值得追问的,已不是相关部门有没有看到网友预警,而是桥梁安全状况到底有没有经过评估?

  据当地发布的官方通报显示,早在2018年,老黄埝桥就已属于危桥,被鉴定为四类桥梁。参考《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四类桥梁为主要构件有大的缺损,严重影响桥梁使用功能,或影响承载能力,不能保证正常使用。2018年8月,导墅镇政府按有关要求对老黄埝桥采取了限高3米、限宽2.3米及限载10吨等交通管制措施,却一直未停止桥面通行。危桥直至事故发生之时,仍每日过人通车,正常使用。

  对于危桥来说,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只能防范桥面损坏快速恶化,并不治本。要想彻底保证桥体安全,必须启动大修。然而,仅从2020年该桥再次被鉴定为四类桥梁这一细节来看,当地显然缺乏对公众生命安全的敬畏。

  新闻中提到,当地对危桥置之不理的一个原因是,老黄埝桥被鉴定为四类桥梁之后,当地在附近另建新桥,并于2020年建成通车。新桥投入使用,百病缠身的老桥就不再启动大修,也不实施拆除?这样一种不管不问的态度,分明是任其隐患扩大。虽然事故大多是偶然发生,但老黄埝桥的坍塌几乎是一种必然,因为在大桥轰然垮塌之前,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已经坍塌。谁应为公共安全负责,谁就应该为悲剧事故埋单。

  悲剧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对事发桥体制定拆除方案,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在做好善后工作的同时,当地有必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启动问责机制。

  公共基础设施事关公共利益与人民安危,它们的使用状况理应得到重视和及时维护,任其风里雨里“自生自灭”,是对管理职责的懈怠,以及对公共利益的漠视。坍塌的大桥无法修复,但坍塌的责任意识和政府形象必须得到弥补。惟其如此,才能杜绝类似悲剧再次发生。(赵志疆)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