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假、管理乱,育儿嫂市场不能鱼龙混杂
育儿嫂是深入客户家庭、与客户亲密接触的服务人员。因此,这一行业的从业者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简历有水分,证件是假的,做不久就离职……近日,媒体报道了育儿嫂市场的乱象,揭开了这一行业管理不规范、技能与工资实际脱节等漏洞。
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对专业育儿服务需求的增加,育儿嫂市场日益火爆,服务行情也水涨船高。但与此同时,育儿嫂行业的管理却似乎停滞不前,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
早在2017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多家家政公司花钱买月嫂上岗证的行业乱象。月嫂行业的执业资格证书五花八门,很多培训中心报名参加培训就能拿证。近日,在媒体采访中,一位从业8年的月嫂则明确表示:“证书都是假的,给中介几千块钱,参加十几天管吃管住的培训,就能参加资格证考试。考试的时候都是开卷,有答案的。”
此外,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家政中介的不负责任。比如,介绍家政服务人员的时候把简历做得非常漂亮,但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却漏洞百出,出了问题概不负责,消费者的权益无法保障;育儿嫂频繁离职,中介公司并不会从中调解,甚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每换一次育儿嫂就要交一次中介费……种种问题,让寻求育儿服务的家庭心力交瘁。
育儿嫂是深入客户家庭、与客户亲密接触的服务人员。尤其是,她们服务的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婴幼儿。因此,这一行业的从业者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不管是专业能力还是道德素养,一旦出了问题,后果都不堪设想。
规范育儿服务市场,首先要规范家政服务中介的管理。中介“一手托两家”,是这一行业的关键节点。混乱的中介管理让“雇主用得不放心,保姆干得不开心”,管理机制健全的中介机构不但能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家政服务者的价值,推动家政市场的专业化。
去年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企业按规定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各级人社部门建设的证书查询系统,向社会公开。家政服务企业不妨以此为契机,严格育儿嫂的技能培训,建立起育儿嫂的“职称”管理制度,依靠专业素质和美誉度推动企业和行业共同成长。
此外,家政服务的发展也不能全靠行业“自治”,相关部门的监管同样重要。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建立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系统,优化家政服务信用信息服务,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等措施。此外,健全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推广使用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加快建立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门制度,开展家政服务质量第三方认证,建立家政服务纠纷常态化多元化调解机制,也有利于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早日推动这些措施落实到位,育儿嫂市场便能早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轨道”。(土土绒)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