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女性如厕难,还要想点新办法
女性如厕难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应的其实是女性权益保障的落地难,是母婴室等无障碍设施的增长难,归根结底是公共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节假日,各旅游景点、各大商超的女厕所门口往往排了长队。有女游客抱怨,出去玩不敢喝水,“上厕所怎么那么难?”现实中,在公共厕所门口,女厕排长队、男厕没有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景区还是商超,学校还是机场车站,哪怕是北京、南京这样公共设施相对完善的大城市,女厕所依然不够用。
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女性如厕慢,习惯以“磨蹭”“拖拉”这样的负面评价去解释。其实,这是公共资源分配中的不平等现象,既有生理原因,更有社会原因。
从生理角度说,男女生理结构不同,男性可以站着小便,女性则需要完成:关隔间门、整理衣服、擦马桶圈、坐下或蹲下、使用卫生纸等一系列动作,如果碰上月经期或是孕产妇如厕,频次与时长都会增加。从社会角度说,女性承担了更多的照护性工作,出门带孩子、陪老人,或照顾病弱的多半是女子,造成女性整体使用厕所的时间更长。
传统的空间资源分配很少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一般采用对称式设计,一间男厕所对应一间女厕所,马桶厕位也是1:1。但是别忘了,男厕所一般都设有额外的立式小便池,因此,即便面积相同的厕所,实际容纳的同时如厕人数却是男多女少。同时,母婴室、家庭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的匮乏,也使女厕所默默承担了更多的功能。甚至由于保洁工作普遍由女性承担,保洁工具及相关杂物的存放,也挤占着女厕所本就有限的空间。
种种因素叠加后,有研究人员计算过,女性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在各有4个厕位的条件下,女性排队人数是男性的64倍。因此,若干年前,就有人建议男女厕所的厕位比至少是2:3,最好能达到1:2。2016年住建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2017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2022年修订的《民用建筑通用规范》等法律或文件都作出了相应规定,要求优化男女厕位的比例,根据使用特点、使用人数来做合理化调整。
隐形的不合理分配正在被看见、被纠正,但问题在于,增量部分可以按照新标准建设,存量部分要改建却不容易。一来,公厕因为地点不同、场所不同,归属于不同的机构或单位,改造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二来,改造既需要空间,更需要资金,后续的维护、清洁等管理也需要投入,空间怎么拓展,成本怎么消化?
老问题一直存在,就需要不断思考新办法。一种方法是直接把男厕所改造成女厕所。前两年,浙江传媒大学就根据男女生比例的变化,调整了教学楼里的男女厕所,把部分男厕所改造成女厕所,这种改造成本较小。一些大型商超不妨借鉴这个思路,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客流的性别特点,再据此将一部分使用频次较低的男厕所改造成女厕所。
另一种方法是推出“可变式卫生间”,这属于临时调整。比如上海等地正在探索,在高峰时女厕所如果排长队,就把部分男厕位临时用来供女性使用。这个方法考验着管理方的疏导能力。
还有一种则是共用卫生间,大门处不分性别,里面是隔间,男女排一个队。笔者曾在新疆的一个景区门口使用过,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避免女厕所不够用时,男厕所却闲置的尴尬。其实,不少地方正在使用的移动式卫生间就是不分性别的。
女性如厕难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应的其实是女性权益保障的落地难,是母婴室、家庭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的增长难,归根结底是公共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现在不少城市公厕已经建立了智慧化管理系统,尚有多少余位都可以清晰显示在门口,在这种技术条件下,我们有理由期待更精细的公共服务早日到来。(马青)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