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复活”亲人,真的成了刚需?
“复活”亲人的需求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只是被技术营销所诱导而产生的幻想?任何技术都是中性的,它们所带来的现实影响,取决于使用者的引导和运用。
近段时间,一些网络博主使用AI技术“复活”逝者的做法备受争议。除了李玟,被数字还原的还有张国荣、高以翔、乔任梁等多位逝去的公众人物。而在视频评论区,有人打着温情的名义,趁机做起AI推广、收费服务……媒体调查发现,目前“AI复活亲人”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有代理或者专门人员负责发布视频引流吸引目标客户,有专门人员进行视频制作,甚至已经有了专门话术用于与目标客户进行沟通成单,还有专门的价目表,价格从一百到数万元不等。
从技术角度看,在近年来AI大发展的风口之下,AI“复活”逝者这一天的到来,并不是件多么让人意外的事。但正如这段时间所引发的讨论和争议所示,当这一天真的到来,大家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无论是对相关伦理边界的认知,还是心理接受度,显然是分歧、争议大于共识。
一些人选择用AI“复活”自己的亲人,是基于通过科技实现情感满足和精神慰藉,这并不难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中所隐含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要尊重亲人自身的选择。而一些人或机构以粉丝名义来“复活”公众人物,这就牵涉出诸多的权益边界问题。乔任梁父亲喊话博主要求下架有关视频,江歌妈妈发文称不接受“AI复活亲人”等,都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态度表达。
其实,关于AI“复活”逝者的法律边界,并不算空白。如据《民法典》和相关规定,逝者并不享有肖像权,但是如果对逝者肖像的使用造成近亲属精神痛苦的,亲属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而去年7月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提出,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时,应当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他人身心健康,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因此,眼下一些公众人物被AI“复活”,不管是基于一些企业“打广告”的动机,还是纯粹出于粉丝的自发行为,都已涉嫌越界。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规范的过程。随着相关AI“复活”应用的增多,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和关注度不断深入,关于AI“复活”的法律边界或将变得越来越清晰,其利与弊的平衡,社会或也将形成更多共识。
但是,面对一个似乎已经到来的AI“复活”逝者的“流行期”,社会有必要给予更深层次的思考——现阶段它真的是必要的吗?或者说,它是否只是一种被想象出来的“不必要”的创新,甚至是对AI技术的滥用?首先,就已逝的公众人物而言,他们中的很多人本就留下了大量的公开影像资料,这些真实的生前影像视频相比AI“复活”的版本,恐怕更能给人以真实感和亲近感。那么,抛开AI“复活”本身夹带的技术滤镜,粉丝们真的有必要通过“复活”某个公众人物来安放自己的情感吗?这是一个值得质疑的事。
其次,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多数逝者在生前会留下一些私人照片、视频,以此为基础借助技术来“复活”逝去的亲人,即便不与传统的伦理观念存在冲突,就真实效果,或者说给亲人的实际体验感来看,也未必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如有专业人士就指出,基于目前的技术条件,AI“复活”与老照片修复的性质相似,只是加入了更多互动和个性元素,“复活”的亲人并不包含其生前的记忆,只是一个能互动的“木偶”,不大可能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永生。而有尝试者在为“复活”父亲驯化AI的过程中,就确切地感受到了“纵使模仿得再像,‘AI父亲’也不爱我。”
所以,AI“复活”逝者到底是通向怎样的未来,关键还是取决于每一个人的选择。它的主动权,不应该掌握在那些营销机构的手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掂量——我们对于“复活”亲人的需求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只是被技术营销所诱导而产生的幻想?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任何技术都是中性的,它们所带来的现实影响,取决于使用者的引导和运用。(朱昌俊)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