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期待“确定性”, 但技术突变总是在打破确定性。虽然从宏观看,技术进步不必然带来高失业率,但人们都容易把自己带入马车司机的角色,惊恐万状地看着横空出世的汽车。而新技术能否出现、何时出现、在哪出现,也是难以预计的。ChatGPT所代表的聊天机器人,并不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如果追溯起源的话,早几年前各大品牌的手机里就植入了类似的模块,人们甚至都开始忘了它的存在,使用率并不可观。
“毕业出路”成为大学生活的“指挥棒”,人们无法也不能对这样的结果给予非黑即白式的评价。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生活环境下的大学生而言,是否需要从大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出路,是没法给出定式答案的。只不过,将这一问题放置于社会发展视角下看,仍然得说大学生活不应该唯“毕业出路”论。而更需要指出的是,令人焦虑的“毕业出路”,其核心不是担忧找不到工作,而是希望找到一份社会认知意义上的好的工作。
青少年是社会情绪的传导终端,劳心耗神的网上教学、突如其来的隔离、无法与亲人朋友相聚……三年疫情,太多青少年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而囿于年龄与社会经历,他们又无法独自处理这些哀伤、愤怒、不安的情绪,往往需要在成年人的支持与帮助下才能理解生活的沉重,找到成长的路径。尤其是当下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大学生,学习、生活面临的冲击难以估量,而在家庭经济状况允许的前提下,一次富有意义的毕业旅游不失为有效处理情绪的手段。
在生育成本谁来承担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尚未彻底厘清之前,推出各种眼花缭乱的生育假期,注定只能热闹一时。相比吸引眼球的这假那假,人们更期待具体的分担生育成本的设计。如舆论声量一直很高的通过税收减免等手段减轻用人单位生育成本,而不能总是政府请客、企业买单。只有实现公平合理的生育假期成本共担,用人单位才有积极性和动力将女性权益保护落到实处。基于性别平等、男女共担家庭责任的理念设计生育假期,才可以最终导向更为宏阔的社会发展目标。
学士服也没什么问题,是一个仪式性的表达。但从更高的层面看,把一个学历层次定义为低人一等,甚至要用衣服去区别,是不合适的。且不说当前大力推广职业教育,这种认知形态与政策导向不匹配。即便从社会认知来说,衣冠上的歧视也是很原始且残忍的,在现代社会多少显得荒诞。学士服就是普通的服饰,和任何一种职业服装无甚区别。学校不组织穿学士服,那也没什么;有一件学士服罩在身上,也不代表什么。
电商直播虽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现实问题。传统农产品要实现规模化销售,必须要经过专业化的采收和物流集散渠道,这个过程虽然增加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但也为商品质量验证提供了可能。直播带货压缩了这个流通过程,但不能压缩对农产品的质量验证。在市场经济中,品牌之所以具有附加值,就是因为它能给消费者提供稳定的购物预期。农产品直播电商要走得长远,必须要确保能为消费者提供这种稳定的消费体验。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一定能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这些年来,我们在对外开放上频出大手笔,展现了大国格局和担当。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大门越来越大,也就能够更好地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基础设施夯得实,经济发展就更有支撑,民生福祉也更有保障。怎么完善基础设施?比如,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
诚然,优化经济结构,该压缩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就不要犹豫,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也不要迟疑。结构优化,可能带来阵痛,但是不优化就会处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