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该怎么看待一个有瑕疵的“双11”

2016-11-12 13:48:26

网络经济的滚滚洪流面前,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快快乐乐地去拥抱它,适应它,修正它,肯定比放大问题去否定它、拍死它,来得更顺民意、更适应未来经济创新发展的趋势与规律。

  今年的“双11”,毫无悬念地一脚跨进了单日销售的千亿时代。它意味着在新的财年,仅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商品的交易总额,就有望超过瑞典的GDP,成为“全球前15大经济体”。

  8年时候,从一股清流,到滚滚洪流,已然势不可挡。尽管所有的人都知道网购平台上有假货,但是走了8个年头的“双11”,依然以洪流汇聚之势,把这个原本用于矫情单身的日子,做成了拉动全球剁手党集体消费的购物狂欢节。

  今年的“双11”与往年相比,最明显的就是几乎没有太多的事先“造势”。即便“双11”过后的第一天,各类传播平台也没有把这一届“双11”创下的数字奇迹,放在可以传递“欢欣”效果的重要位置。但是与往年一样,质疑的、提醒的、警示的声音,在“双11”前后依然不缺。比如假货问题、物流问题、对于零售业的冲击问题等等。

  “双11”已经不需要造势了。就像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不管你渲染它的奇迹也好、放大它的瑕疵也好,消费者已经把它视作必定如期滚滚而至的一股清流,当成必需的一个购物节日。并且关键的是,它已经不再只是中国消费者关起门来的独欢,而已成为全球剁手党们的众乐。

  从8年前“双11”成交额的5000万,到今天的1200多亿,这个数据的增长,实际上是剁手党们从疑惑、到信任的极速增长过程。因而,与其说这个无中生有、一次次创下消费奇迹的“节日”,是通过人类发现的某种全新的消费方式,有效地推动着整个经济节奏与秩序的快速重构,不如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信用构建。

  全世界哪怕就是WTO组织,也不能完全解决好贸易在公正公平、信任体系上的根本性问题,但是网购平台上的陌生人,却已经在按照网络经济的新型信任秩序,达成几何式增长的买卖关系。平台上的“神盾”、平台外的监管、无理由退货的规则、遇假可退并且举报必查的秩序,已经在各种关系的磨合中,找到了自律、他律与法律的新型路径。因此,今天的网购、今天的“双11”,所有创下的奇迹,含金量最大的不是潜在的消费激情被发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印证。

  正如各类旁观者所质疑、所提醒、所警示的那样,“双11”无疑依然还是一个有着各种瑕疵的人造购物狂欢节。但再怎么被放大的瑕疵,都没有固步、固执、固弄的传统经济与传统销售模式本身的瑕疵来得更大更糟糕。也正是因为此,这几年中国的行政机构,包括工商的、邮政的、质监的、金融的等等部门,都在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存在感,哪怕这样的调整依然艰难、甚至有的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乐意,但是,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被推动的进步感。也更正是因为此,消费者用脚投票,用自己对于网购平台体验的经验投票,一次次把“双11”成交数据,推到了一个个奔向巅峰的高度。

  千万不要低估了创新者的智商,不要低估了消费者的智商。传统的市场与管理形态,你不改变人性化的身姿,不改变洞然不堪的“瑕疵”,那么,创新者就会尝试着改变你,市场就会改变你,消费者者就会改变你。哪怕这种改变,依然难免也会有瑕疵。但是此瑕疵与彼瑕疵,却是小巫见大巫的关系。你再怎么放大它的瑕疵,消费者都会分得清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洪流,什么是虎视耽耽的猛兽。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这是一个快乐购的日子。阿里巴巴与“双11”,就是在挑战、并且不停地被挑战中成长的。马云说,未来“双11”还要办92届,20年后世界上会诞生一个崭新的网络经济体。这就意味着,阿里巴马与“双11”,依然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挑刺、挑剔,包括来自传统经济模式的固守者、行政权力的固步者,对于需要整个社会共同为之发力消除的瑕疵埋怨。

  但是,网络经济的滚滚洪流面前,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快快乐乐地去拥抱它,适应它,修正它,肯定比放大问题去否定它、拍死它,来得更顺民意、更适应未来经济创新发展的趋势与规律。这应该成为我们看待与服务网络经济,基本的一个态度,是我们看待一个有瑕疵的“双11”,基本的眼光和角度。(刘雪松)

责任编辑:罗旭晨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