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何必等“消晚”来疗伤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亦是一个“求真相”、“怕躺枪”的日子。
据说,对于大牌企业而言,今天最恶毒的问候可能是“晚会见”。个中滋味,你懂的!如果说春晚是民俗,“消晚”就似梦魇:有人五雷轰顶,有人暗自窃喜,有人义愤填膺,有人洗洗睡去。可如果消费者权益保护360°无死角了,又何必等一台晚会来疗伤呢?
今日,微信发布《2017微信品牌维权报告》,报告显示,平台累计处理35000余侵权通知,微信官方核实后移除侵权信息并处置32000多个微信个人帐号。昨天,360公司也发布了201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消费维权报告》,报告显示快递服务和电商网站已成为投诉重灾区。这个结论,也算客观。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针对网购产品质量监管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就表示:“去年质检总局网购抽查6800多批商品,合格率不到七成。”而在日前刚刚结束的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上,质检总局已明确表态称,“今年将加强电商产品质量监管。”
这两年,假货的概念已经被狭义化为“线上假货”。这个悄然而生的变化,也让打假对象出现转身。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在马云高呼“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引发全民大讨论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就曾示,今年的立法计划尚无针对打假的法律法规修订计划,但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发展,“不排除对执法检查计划进行调整的可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则称,制假售假是全社会的公害,将继续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
严打是共识,从何下手,恐怕还是略有分歧的事。
“打头”还是“断尾”,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有人觉得擒贼先擒王,线下假货不灭,电商假货难绝;有人觉得扬汤能止沸,给电商一鞭子,也许能换得治假的一个奇迹。这些都挺有道理。真正的问题是,老老实实打假,除了瞄准靶心、早点射箭之外,还要扯咸扯淡多少年?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线上或者线下的假货,都是一个实体概念,打假不存在虚拟问题。顺藤摸瓜也好,直捣黄龙也罢,怕最怕睁眼闭眼的不作为。比如“把命运系在他人鞋带上”的莆田鬼市,到底是个技术问题还是姿态问题呢?第二,永远不要对电商打假寄寓过高希望。前不久,刘强东撂狠话说,“敢在京东卖假货、一定让售假者破产。”话语铿锵,良心昭然。不过,一个例子总以给这话浇盆冷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说,“对于假冒伪劣犯罪分子,10次你抓住了9次,有1次没抓住,他们都能谋取暴利。前几年我负责打假执法分管的时候,曾有销售白酒的电商告诉我,假冒茅台50年陈酿,利润比贩毒还高!”电商的有限责任,又如何治得了假货的无限猖獗呢?
思念变“恩念”、奥利奥成“粤利粤”的故事,别以为只在中国的农村萌蠢地上演——即便在大上海,“鲍大师傅”、“金典鲍师傅”糕点、“精品鲍师傅”等山寨货,仍在光明正大傍着“鲍师傅”糕点店的名号发财。一句话,假货不只在网上,治假也别只盯着晚会或电商。各司其职,合力打假,少些套路、多些诚意,法律硬气点、执法较真些,天下无假的诗意,才不至成为消费者的梦呓。(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