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垃圾分类很难,但应坚持下去

2019-06-14 17:17:17

培养中国人的垃圾分类,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目前还需要探索有效和奖励的办法,又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做到简易可行,鼓励公众长期坚持下去。

  这几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转发了一张垃圾分类的图片,在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4个类别下面,分别列出了25-26种具体的垃圾物品。不少网友都纷纷点赞、转发、收藏、甚至开始背了起来。但是,6月12日,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通过其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对朋友圈刷屏的垃圾分类图片一一指出错误。

  垃圾分类,有利于垃圾处理和回收,是与信息文明时代相匹配的行为方式。它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是一个极为复杂而繁琐的大事和难事,并且涉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困难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目前中国垃圾分类标准比较混乱,有些垃圾没有被准确归类;二是回收之后,垃圾后期处理环节没有采取分类处理措施,导致前期工作大打折扣;三是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会增加各个方面的成本,包括居民的分类处理、企业的运输和处理成本;四是技术落后制约了垃圾分类。但无论如何艰难,垃圾分类都应当做下去,而且迫在眉睫。

  现在,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辟谣四类垃圾分类就是万事开头难的体现。废弃物管理处提出科学的分类并进行传播和指导极为重要,哪些是正确的分类,哪些是错误的分类需要家喻户晓,否则,垃圾分类就会夭折于第一步。不过,也需把这样的科学分类传播到每个家庭的每位成员。这是一种新的生活课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养成习惯。

  可以借鉴信息时代的智能化和简便化,让每个人的手机中都贮存一个科学的垃圾分类APP,并按这个APP分类垃圾。实际上,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APP已经在很多城市走进寻常百姓家,并在探索进行垃圾分类的“互联网+资源垃圾”回收方式,实现“线上交易+线下物流”。但仅有这些也还不够,因为这既涉及公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养成,也关乎居民的生活成本和空间。如果按过去的垃圾回收,居民的生活垃圾大致也就是厨余、卫生间和客厅的垃圾。但是,现在分为4大类垃圾,也意味着居民家中至少应有4种垃圾桶或垃圾袋,既占用空间,也让人感到麻烦,因此一些人未必会进行垃圾分类。对此,一种对策是,如果能生产出更加智能的垃圾分类装备,如4类垃圾袋并销售,就有可能让居民在家中实行4大类垃圾的分类处理。

  正确地分类垃圾后,后续的垃圾回收和运转也十分重要。一些城市的垃圾站转运和处理居民垃圾时,会把居民正确分类的垃圾又不分类地统一混合到一起转运和处理。这就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环卫部门担心居民分类垃圾不标准,所以改为统一处理。居民看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他们分类的垃圾又会产生自己的分类完全是多此一举的想法,因此也就懒得仔细分类垃圾。如此,垃圾的分类回收还是步履维艰。

  后续的垃圾回收和运转当然需要标准化和科学处理,但是首先在公众养成垃圾分类上,应当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现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这种要求对于公众来说是文明行为的新开端,对于市场来说,垃圾分类将是中国另一个百亿级别的潜在市场,从2019年起就会逐步开启。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至今已有100多年;日本从198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至今也有近40年的时间,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

  因此,培养中国人的垃圾分类,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目前还需要探索有效和奖励的办法,又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做到简易可行,鼓励公众长期坚持下去。(张田勘)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