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峡“水怪”的真相与科学精神

2019-09-17 13:42:05

无论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真相的科普,还是塑料污染,都是“三峡巨型水怪”对于人类的警示。于此,此次事件也的确应该引起警惕。

  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疑似出现巨型“水怪”,相关视频受到广泛关注。有网友猜测,该巨型神秘生物可能是鱼类或大蛇。但是,专家们不这么认为。9月14日,研究蛇类等爬行动物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利对媒体表示,从网传视频来看,水中的物体并非鱼类或蛇类,而可能是一个一端挂在江底的漂浮物。另一位来自中科院的水生生物研究人员表示,可能就是一个被什么东西挂住的黑色塑料袋。视频中,它虽然在摆动,但一直没有前行。

  通过专家的分析,基本上能确定,这个所谓的巨型水怪可能就是人们自己想象出来的。而且也有安徽省池州市的网友称,所谓的水怪拍摄地点并非在宜昌市三峡坝区,而是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江口轮渡码头拍摄到的江景。轮渡管理所的一位负责人认为,所谓的水中巨型神秘生物其实就是一个被码头下的大石块挂住了的大型黑色塑料网袋,,被水流冲得像一个动物在游动。

  三峡大型水怪之谜到此似乎得到完美揭秘,但确实还缺少实证。如果要认定这是一个大型的黑色塑料袋,其实只要乘船实地打捞起来就可以破解。假设这个“怪物”真的存在,且一直盘踞于江中,也完全可以采用实证的方法来证明。这不只与当地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最重要的是,这会让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的默认行为方式,有利于真相的传播和科学行为的普及。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太快,真相往往失焦,这是2018年最受关注的10大科学研究之一得出的结论。由于假消息的新奇性,其传播的速度比真消息快6倍,而且假消息被转发的概率比真消息高出近70%。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有专业人员对真假消息进行甄别。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中国科协、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共同打造了“科学辟谣平台”,于8月30日正式启动,被称为辟谣的“国家队”。这个国家队已有516位专家入驻,涵盖食品安全、营养健康、航空航天等14个领域。

  三峡巨型水怪的消息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关,更是一个热点问题。遗憾的是,这个关于三峡巨型水怪的消息和视频并没有得到“辟谣国家队”的关注和主动解释,反而是媒体采访相关专家才得到合理的解释,再一次让假消息跑赢了真消息,这不能不说是辟谣或解释应对太慢的表现。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如果有实地调研和考察,也可能得出两种结果。一是三峡水坝附近的流域可能真的有人们未知的水生生物,这对于解释当地水域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一种很好的证据。如果三峡“水怪”不是水生生物,而是确认为塑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的确有“水怪”存在。这个“水怪”不只存在于长江等中国的水域,而是存在于全世界的各种水域和陆地甚至空中,这个怪物就是塑料污染。

  目前,每年全球有超过3亿吨塑料被生产出来,它们的最终归宿地都是河流和海洋。迄今为止,已有1亿吨塑料被倾倒进海洋,在海洋中也漂浮着至少5万亿个塑料碎片。它们中的一部分经过洋流的作用与其他物体进行碰撞,形成微塑料。这种微塑料可谓无处不在,科研人员甚至在西太平洋10890米之下的马里亚纳海沟以及北极的冰面和冰芯中也发现了大量微塑料。

  在海洋中形成了最多和最广泛的微塑料,它们会随着海水进入鱼类和海产品,甚至进入人们的饮用水、多种食物、海盐等。通过生物链和食物链,这些微塑料又会大量进入人体。以全球平均食盐摄入量计算,一名成年人每天摄入10.06克的盐或等量替代品,一年就会摄入约2000个微塑料。尽管现在还不能确定微塑料是否为一个威胁人类的“大怪物”,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在呼吁对微塑料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它们影响人类健康的真相。当然,WHO也呼吁减少塑料污染。

  所有这些,都是所谓的“三峡巨型水怪”对于人类的警示,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真相的科普,还是塑料污染,都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切身问题。于此,此次三峡巨型水怪事件也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张田勘)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