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摸清疫情期间就业率底数,绝不允许掺水

2020-07-14 17:31:23

在就业率上“报喜不报忧”,营造“一片大好”的虚假幻象,会让相关专业和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进一步失衡,也会误导在校大学生的专业选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仍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奔波在求职路上。据报道,部分高校师生反映,一些应届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所在学校为保证就业率,多次催促他们签订就业三方协议,有的毕业生不得已托关系、找门路,完成盖章签字任务。继今年6月中下旬,教育部就部署全面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后,7月初又印发通知,严格核查各地上报的就业数据。

  部分高校给就业率“掺水”的做法,公众早有耳闻。就业率是高校考核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因此,不管是国内一流大学,还是普通地方院校,都对就业率有着执着追求。然而,一些高校和下属院系为了保障就业率,发动各种力量向学生“做工作”,有的明面上说“先就业再择业”,实际上是逼迫学生从事不愿意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更有甚则,就是像报道所说的那样,伪造“假就业”,纵容淘宝下单“就业”;有的学校还将签订三方协议作为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的门槛。

  疫情期间,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延迟举行,一些企业缩减了用人规模,种种因素造成了今年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全社会都对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高度关注。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扶持政策,一方面引导毕业生扭转就业观念,另一方面也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更大空间,帮助毕业生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

  因此而言,实事求是地统计就业率状况,才能对症下药,开展有效的就业帮扶。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再搞就业率造假,不仅损害毕业生权益,也损害整体就业帮扶工作的部署。

  就业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涉及社会对就业的期待和理解。实际上,不同学科对就业率的衡量、考察标准也理应有所不同。像艺术类学科,学生毕业以后从事自由创作的比例较高,就不能以传统的就业率统计口径来要求。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学科的毕业生从事电商、主播等新兴职业,他们的从业状态显然也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存在较大差异。

  为此,教育部日前首次在就业统计指标中加入“自由职业”,加入了开设网店、互联网营销工作者、电子竞技工作者等,并计入就业率,扩大了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的范围。这一切的改变和努力,都是为了精准摸清就业率底数,让社会帮扶年轻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而不是追求数字的光鲜。

  在舆论观感上,近年来,似乎毕业生就业“年年难”,今年不用多说。但是,毕业生就业究竟“难”在哪里,需要准确的反馈。究竟是因为产业调整部分专业毕业生出现了就业困难,还是因为经济形势变化全社会的就业岗位缩减,就属于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受疫情冲击,一些学生暂时没有找到理想工作,也跟一些单位的新增就业岗位未能及时释放有关。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业率“掺水”,不仅构成欺骗,还影响相关毕业生群体获得精准帮扶的效果。外界认为毕业生就业率较好或尚可,难免减少就业支持的资源投入。相关高校固然是赚得了一时的体面,但那些已经离开学校的学生,不得不踏上更为艰辛的求职路。长此以往,这种虚假的就业率对高校声誉造成损害。

  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全社会对瞒报、漏报、缓报疫情的做法深恶痛绝,一些有以上行为的官员受到及时果断的处分。如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虚报就业率的做法同样要成为众矢之的。在就业率上“报喜不报忧”,营造“一片大好”的虚假幻象,会让相关专业和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进一步失衡,也会误导在校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对于制造虚假就业率这种流行多年的“病”,一样要治,而且要治得彻底。(王钟的)

责任编辑:刘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