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地震预警失误,科学在试错中前进

2021-10-08 18:20:59

不管我们的照明灯能把光线投射到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我们注定要做的事,是使微不足道的已知领域再扩大一点范围。就

  据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消息,四川省地震局10月5日晚发布公告称,经核实,“2021年10月5日21时9分22秒在四川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附近(北纬28.52度、东经105.30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预警信息为自动处理系统技术故障误报,四川泸州未发生3.0级以上的地震。四川省地震局表示,对此深表歉意。

  四川省地震局对地震预警的误报进行纠正,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有错必纠的科学精神。这种纠错也反映了科学研究中的一种规律和常态——科学是在试错中一步一步前进的。

  地震预警系统由一个庞大的系统构成,含有计算机和信号采集等各种电子设备,而且全自动、无人工干预,所以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出现系统故障,发生误报、错报、漏报现象。

  为了理解这一点,应当将地震预报(预测)和预警进行区分。地震预报(预测)是在地震尚未发生之前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将发生何等规模的地震,而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时或发生后,利用距离地震发生地最近的地震台快速确定地震的基本信息,在地震波还未到达另一个可能遭到破坏的地区时,告知当地人们采取应急措施。地震之前的预报有很多不准确因素,但是,地震后的预警则有比较明确的科学规律。

  地震发生时,一般是破坏力较小但速度较快的地震波(P波)先活动,接着是破坏力大但速度慢的地震波(S波)活动。这两种震波之间存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差。研究人员利用这个时间差,使用仪器探测出P波后,迅速发出预警。在S波来临之前,人们可以得到几秒到几十秒的宝贵逃生时间。已经有一些国家利用地震预警系统来避免地震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损害,例如日本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

  中国研制成功的一套地震预警系统,在距离震源50千米内地区,可以在地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90-100千米地区,能提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从理论上计算,如果在地震波(S波)到达时提前3秒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39%。

  但是,现在的地震预警系统也存在盲区,地震发生后,至少需要3至5秒完成对距离震中最近的地震台站记录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再发出预警信息,这就导致震中20至30千米范围内无法预警,这个区域恰好又是地面运动最强烈的区域,因此目前地震预警对破坏最严重的极震区基本无效。

  现在的地震预警系统在探索中前行,出现失误是难免的,需要从这次误报中找到原因,并改善和改进。例如,地震预警系统对初期记录到的少量信号进行地震参数统计的时候,由于使用信号的不完整,会影响测定地震级别的大小,这是一个改进的方向。

  地震误报虽然着实让部分四川人经历了惊魂一刻,但网友在地震局致歉之后也表示理解。面对这次惊魂误报,要用法布尔的话来总结:不管我们的照明灯能把光线投射到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我们四周是未知事物的深渊黑洞,我们注定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微不足道的已知领域再扩大一点范围。(张田勘)

责任编辑:刘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