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司美格鲁肽划定医保支付范围,让特效药更“有效”
减肥的目标是健康,不要走向反面。过度追求纤细身材,陷入身材焦虑,其实是对身心健康的摧残,而滥用药品,更不可能是通向健康的捷径。
4月16日,国家医保局对外发布《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政策解读,其中明确表示,虽然“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但其支付范围限定在与成人2型糖尿病有关的两种情形,减肥不在支付范围以内,医保不能报销。若请人代开该药用来减肥,将因涉嫌套取医保基金受到处罚,付出违法代价。
这则解读明确了两个信息,一是,司美格鲁肽获批使用的适应症是糖尿病,医生、药店专员等医药工作者开药、售药必须对症。二是,医保报销专为患者及其家庭减轻医疗经济压力而设,专款专用,不容冒用和骗取。
这个政策解读的背景,是近段时间,坊间对司美格鲁肽的减肥作用传得神乎其神,将之捧成高效、安全的“减肥神药”。去年这个药物出现在医保目录后,非糖尿病人想方设法与糖尿病人“抢”药,一度出现药品短缺的现象。而当有人发现医院管理渐趋严格,非治疗的情况很难开到该药,就在电商平台、互联网医院那里“另辟蹊径”,买药者无需提供任何身份和医疗诊断信息就可以买到药。种种乱象,既破坏相关药品的市场环境,更加剧了所需药品患者的用药负担。
司美格鲁肽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它的降糖作用会附加产生减重效果,因此,让一部分有身材焦虑的人渴望依赖它“速瘦”和“躺瘦”。在《控糖革命》这本书里,生物化学家杰西·安佐斯佩告诫人们,要警惕体内血糖水平变化引起的亚健康问题,比如,血糖会影响人的食欲,会造成脂肪堆积等。如何调控血糖?正常情况下,只要坚持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人的身体就可以对糖进行自然代谢。可是,有些人“既要又要还要”,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不乐意为健康生活投入时间精力,只希望用最省事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成果。这就是为什么所谓“一针瘦7斤”的传言甚嚣尘上的缘故。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注射该药。甲状腺髓样癌、急性胰腺炎患病史,以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家庭史的人群不能使用司美格鲁肽,血脂高、爱喝酒的人和1型糖尿病人群也不建议使用。今年3月,一名女子私自注射1mg司美格鲁肽直接把自己送进医院的话题,曾经冲上热搜。
用司美格鲁肽减肥,还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如便秘、嗜睡、恶心、呕吐等,最关键的是,依赖药物而非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来减肥,一旦停用药物就会反弹——靠药物降下来的食欲会马上恢复,靠节食瘦下来的肉还会长回去,甚至长得更多。2022年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停止使用司美格鲁肽这类药物的人群,一年后减掉的三分之二体重会反弹。
根据2020年国家医保局出台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有8类药物不能医保报销,其中就包括减肥。医保资金有限,它是病人的救命钱。想减肥,并不算错。根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报告显示,按照超重和肥胖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1580万成年受试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是全世界都在重视的课题。然而,减肥的目标是健康,千万不要走向反面。过度追求纤细身材,陷入身材焦虑,其实是对身心健康的摧残,而滥用药品,更不可能是通向健康的捷径。
如果说,不合理用药伤害的还只是自己的身体,那么,以隐瞒或欺骗的手段获得处方药,骗取医保,或私自转卖药品牟利,伤害的则是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因此,国家医保局的政策解读正当其时,也应将其视作一次医保政策的宣传课。司美格鲁肽纳入医保名录,怎样规范开药、用药,除了提醒,更要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尤其是对电商平台、药店以及互联网医院乱开处方药的现象,进行及时有效地干预,严厉打击医保骗保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马青)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